新冠疫苗接种率持续攀升,但德尔塔、阿尔法等新毒株层出不穷,人们对抗新冠病毒的战争远未结束。
进入9月,国药集团、科兴中维和康希诺(,SH)等新冠疫苗企业集中放出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增强免疫效果的研究成果,叠加国内外关于特效药、二代疫苗的消息,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火苗。
但是,资本市场看起来并不买账。9月8日,多家新冠疫苗公司股价走低。事实上,自8月初特效药消息传出后,许多投资者将二者看成竞品关系,新冠疫苗板块也陷入低迷状态。
这种认为特效药能打败疫苗的“初印象”能否获得科学支持?新冠疫苗企业的发展逻辑是否会因此发生变化?
第三针接种迫在眉睫,研究密集放出据9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消息,截至9月6日,全国完成全程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约为9.7亿人,按照14.1亿的总人口算,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68.69%。
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新冠疫苗的研发成果。自去年开始,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截至目前,共有6款新冠疫苗在内地获批使用。按照技术路线可分为灭活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3种。
从公司来看,灭活病毒疫苗主要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北京生物和武汉生物两大研究所、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康泰生物(,SZ)生产;腺病毒疫苗由康希诺-U(,SH)生产;重组亚单位疫苗由智飞生物(,SZ)控股子公司生产。此外,复星医药(,SH)供应至我国台湾地区的mRNA新冠疫苗也于8月3日在中国台湾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图片来源:摄图网
而根据现有数据,这几种技术路线的疫苗,不管之前验证的保护效率有多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变异株的出现,疫苗的效率都会打折扣。公众对接种第三针疫苗的讨论日渐升温,“新品未上,研究先行”的局面也随之出现。9月5日,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祥喜团队与北京大学、科兴中维母公司科兴控股合作,在国际科研平台medRxiv上发表论文《接种第三剂灭活疫苗能够增强抗新冠病毒回忆应答的强效性、广谱性和持续性》,为接种第三剂灭活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9月5日,国药集团方面透露中国生物已向有关部门提交了新冠肺炎灭活疫苗第三针加强补种方案,正等待方案审批通过。
9月7日,康希诺生物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pxzflzy/1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