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各位超声时间的朋友参与上一次的病例讨论,大家根据所提供的病例资料给出了各种可能的诊断结果,今天我们就来揭晓最终的答案。
患者女,54岁,无意中发现双侧胸部无痛性质硬肿块就诊。患者无发热、无其它明显不适,肿块区皮肤无红肿、无破溃。
首次超声检查所见如图1~图5。
图1左侧胸壁皮下与乳腺腺体层间可见形状欠规则的中高回声区,边界清,内部回声尚均匀
图2CDFI示图1所见中高回声区内并无明显血流信号分布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分布
图4右侧胸壁皮下与乳腺腺体层间可见形态欠规则的低回声区,边界清,边缘光整,内部回声尚均匀
图5CDFI示图4所见低回声区内可见稀疏血流信号分布,PW示可见低速动脉频谱,RI约0.5
患者常规其它部位超声检查,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区均未探及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腹腔内亦未发现明显肿大淋巴结,肝脾无肿大,未探及明显异常局灶性回声区。
为明确肿块性质,临床医师建议穿刺活检,但患者拒绝。1月后患者因胸壁肿块增多增大且又发现腹部皮下肿块再次就诊,复查超声所见如图6~图13所示。
图6为图1所示的左侧胸壁肿块发生显著变化:体积明显增大,内部回声由不规则中高回声演变为周边为大小不等的乳头状中高回声,中央为不规则低至无回声
图7为图4所示的右侧胸壁肿块也发生了与左侧胸壁肿块同样的变化
图8为图7所示肿块内的血流频谱情况,其RI较上次明显升高,由0.50升至0.79
图9为左侧胸部皮下新发的不均质回声区,局部回声减低
图10为图9所示肿块内的血流情况,可见稀疏星点状血流信号
图11为腹壁皮下新发的不规则低回声肿块,其内部分为无回声
图12CDFI示腹壁肿块内的血流并不丰富
考虑到双侧胸壁肿块在短期内体积增大、数量增多,内部回声变化并血流信号增多,且病变范围又累及腹壁皮下,因此怀疑为皮下的恶性软组织肿瘤。
临床医师分别切除左侧胸壁及右侧腹壁肿块各一肿块,术后病理诊断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结合免疫组化考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型)。
皮肤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前者罕见,主要发生和局限于皮肤内,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
皮肤淋巴瘤应与皮下炎性病灶、脂肪瘤、血管瘤、表皮样囊肿、神经鞘瘤等鉴别。
皮下炎性病灶:临床可有局部红、肿、热、痛的表现,可伴发热、全身酸痛等感染表现,局部病灶可有压痛。
脂肪瘤:本病部分病灶超声表现类似脂肪瘤,但脂肪瘤病灶质软,病情相对稳定,短期内肿块无明显肿大,超声表现内部回声较均匀。
血管瘤:血管瘤质软,短期内肿块变化不大,超声探及其边界欠清,内或可探及管状血管样结构,内部血流较丰富,一般为静脉血流。
表皮样囊肿:质软,有囊性感,超声检查其内部可见裂隙样低回声区,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回声,短期内无明显变大。
神经鞘瘤:无痛、无红肿表现类似本病,但该病通常与神经走行一致,超声表现内部为较均匀的低回声区,短期内变化不明显。
超声上,皮肤淋巴瘤与其它软组织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鉴别征象,确诊有赖于病理结果。
参考文献
1邱丙森.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概念和争议[J].临床皮肤科杂志,,32(5):-
2ChunCW,JeeWH,ParkHJ,etal.MRIfeaturesofskeletalmusclelymphoma[J].AJRAmJRoentgenol,,(6):-
3BozasG,AnagnostouD,TassidouA,etal.Extranodalnon-Hodgkin‘slymphomapresentingasanabdominalwallmass.Acasereportandreviewoftheliterature[J].LerkLymphoma,,47(2):-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快来给我们留言讨论吧!
⊙学术主编/刘德泉⊙责任编辑/高瑞秋
⊙投稿邮箱/xihuansushi
qq.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白癜风的治疗原则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pxzflzy/2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