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简单的文献学习,将胃复安的部分不良事件案例报道整理如下,供大家借鉴、思考。
作者|张渊博北京医院肛肠外科
指导|张书信北京医院肛肠外科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组织器官的疾病内科治疗无效时,通常会考虑外科手术治疗,但现在一些人对于手术本身寄予过多期望,而忽略了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外科手术学》强调:“手术并不是外科治疗的全部,而是外科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术前术后治疗及护理同样关乎治疗的成败,如同齿轮一样,可谓一着不到处,满盘多是空。
手术是一种创伤,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需要药物干预及细致的护理。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PONV)是外科术后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与患者自身、手术部位及麻醉药物关系密切,患者常感到痛苦,要求用药缓解。PONV处理起来并不困难,一般胃复安10mg肌注即可缓解,这也是许多医生较常选用的药物、剂量及给药方法。
胃复安有较强的镇吐作用,能促进胃蠕动,加快胃内排空,改善胃功能,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好的特点,受到广大医生的青睐,但再安全的药不规范使用(或难以预料的副反应)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截止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共收到甲氧氯普胺不良反应报告例,包括严重不良反应报告86例(7.3%),共涉及不良反应表现例次,其中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占31.6%,精神紊乱占15.6%。本文通过简单的文献学习,将胃复安的部分不良事件案例报道整理如下,供大家借鉴、思考。
胃复安中毒致死亡一例
患者女,4岁,以“呕吐1d,阵发性抽搐11h”急诊入院。患儿因饮食不当出现上腹部不适,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及抽搐。当地卫生室予胃复安10mg肌注,共2次,胃复安5mg口服,共2次。2h后患儿全身抽搐,双眼上翻,呈阵发性,每次持续约6min,抽搐间隔不定,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抽搐时间逐渐延长,并出现昏迷,期间未予治疗。
体检:T37.5℃,HR70次/min。查体:昏迷状态,面色发灰,呼吸节律不齐,点头呼吸及双吸气,双侧瞳孔不等大,双肺闻及痰鸣音,双下肢肌张力稍强。血尿常规、肝功能、脑脊液在正常范围。综合考虑为胃复安中毒。予吸氧、-2(山莨菪碱)2mg肌注、20%甘露醇和50%葡萄糖交替静脉注射等治疗,病情逐渐恶化,最终抢救无效死亡[1]。
胃复安肌注致过敏性休克死亡
患者女,56岁,以“发作性胸骨后疼痛la,再发伴呕吐ld”人院。否认过敏史。
查体:剑突下压痛。心电图示:V2-5导联T波低平,ST段压低0.5一0.1mv。心肌酶谱正常。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经治后胸痛缓解,仍恶心、呕吐,予胃复安10mg肌注。肌注后30min患者诉颈部肿胀、气短。查颈部皮肤局部肿胀、并迅速出现包块,随之患者诉呼吸困难,考虑过敏反应。
予面罩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静推地塞米松10mg及非那根25mg肌注,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患者逐渐出现意识恍惚,血压0/20mmHg,颜面重度发紫,脉搏细弱,双肺呼吸音粗,喉部可闻及高调吸气性哮鸣音,心率次/min。再次予药物抢救,同时行气管切开、胸外心脏按压等,lh后抢救无效死亡[2]。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18例分析
一般资料:18例均为我院年5月~年10月间的急诊病例。年龄:2~14岁12例,占66.7%;14岁以上:6例,占33.3%。用药剂量:2~14岁:0.05~0.1mg(kg·d)(正常用量0.05~0.1mg/(kg·d);14岁以上:0.5mg/(kg·d)4例;0.5mg/(kg·d)2例;单次剂量20mg1例(正常用量:0.5mg/kg/d且单次剂量20mg)。
用药方法:口服4例,肌注14例;用药时间1d内15例,占83.3%;2~4d3例,占16.7%;
发病时间:末次用药后1h内6例,占33.3%;末次用药后2~24h内12例,占66.7%。临床表现:表现为两眼向上或一侧凝视,头后仰,颈部僵硬14例,占77.8%;伴有头面部抽搐样动作3例,占16.7%;表现为两眼向上或一侧凝视,头后仰,颈部僵硬,伴有双手颤抖摆动及走路不稳1例,占5.5%,辅助检查:18例血离子钾、生化常规、头颅CT均未见异常。
治疗方法:18例均予以:(1)停用胃复安;(2)静脉注射安定(0.3~0.5mg/kg);(3)-2(0.1~.2mg/kg)加入10%葡萄糖液50~mL中,1/2~1h滴注完毕;(4)积极治疗原发病;(5)补液促排泄等处理。
结果:17例均在1~4h内症状消失。1例经上述处理后症状改善,6h后仍有双手颤抖摆动,收住院治疗,24h后症状消失[3]。
药物真相
胃复安是苯甲酰胺类的代表药物,主要通过拮抗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多巴胺D2受体发挥作用,同时还具有5-羟色胺第4(5-HT4)受体激动效应,对5-HT3受体有轻度抑制作用。本品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中多巴胺受体而提高CTZ阈值,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另外能促进胃和小肠运动以及提高食道下括约肌的张力,加速胃排空,增强本品的镇吐效应。
该药物半衰期一般为4-6小时,肌注后10-15分钟起效,持续1-2小时。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为肌注或静脉注射:成人10-20mg,一日剂量不超过0.5mg/kg。小儿,6岁以下每次0.1mg/kg,6-14岁一次2.5-5mg。肾功能不全者剂量减半。
本品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昏睡、烦躁不安、疲惫无力;少见不良反应为乳腺肿瘤、恶心、便秘、皮疹、腹泻、睡眠障碍、眩晕、严重口渴、头痛、易激动。
大剂量长期应用可因阻断多巴胺受体,使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多巴胺受抑制,而兴奋性递质乙酞胆碱相对亢进,而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类似帕金森氏病症状),表现为肌震颤、头向后倾、斜颈、阵发性双眼向上注视、发音困难、共济失调等症状。锥体外系反应时可使用抗胆碱药物(苯海索)、治疗帕金森病药物或抗组胺药物治疗。
年7月20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了胃复安导致迟发型运动障碍的警示信息。迟发型运动障碍的特征为不自主的肌肉运动(主要是脸部),这一风险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而增加,且在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中较高。短期低剂量用药也可能引起迟发型运动障碍,停药后症状消失,而大于12周的治疗产生不可逆性迟发型运动障碍的风险大。胃复安的药品说明书中未见本品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描述。
胃复安是临床老牌药、常用药,许多医生经常使用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灾祸往往隐藏于大意之中。为了医患双方安全,医生应了解其罕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脑海中时刻有这么一根“弦”。
了解更多,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北京中医白癜风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pxzflzy/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