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村三宝
一宝:桂花蝉
钟村是番禺古镇,东汉时已有先民聚居,南末后从中原经南雄珠玑巷迁来的居民渐多,经历几朝变迁,逐渐形成现代规模的繁华市镇。不知从何开始,钟村流行有“钟村三宝”的说法,即桂花蝉、龙虱、老鼠三种奇怪食物。因其新奇、特别、味美,到钟村的食客皆欲啖之而后快。 桂花蝉不是蝉 桂花蝉又名大田鳖,桂花蝉其实不是蝉,它是一种体形很大的蟓,一般长约60~75毫米,全身呈灰褐色,形状扁阔,犹如大的蚱蝉,但比蚱蝉更扁、更阔、更长。 因体上生有香腺可释放香味,加之外形有点像知了(蝉),故俗称桂花蝉。虽然形似蝉,但并不属于蝉类,它多生活在溪涧、稻田、池塘里,常附着在水草上静伺猎物,吮吸小鱼、小虾、蝌蚪、螺蛳等的血液为生,捕食时凶猛异常。 桂花蝉凶悍的猎食方式,决定了它与普通的蝉不同。其实,待在树上的普通蝉属同翅目,而桂花蝉则属半翅目;前者从泥土中爬出再上树高歌,后者一生漂浮在水泽池塘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昆虫。
钟村制作桂花蝉通常用卤水浸,卤水用花椒、八角、丁香、肉桂等熬制,然后把桂花蝉飞水后浸制。 吃桂花蝉有讲究,公的形体较小,但香味强烈,爱吃的人形容为颊齿日香,而母的虽然形体大,香味却没有公的浓,所以不甚得宠。吃时先将翅膀、腿除去,然后将头连同内脏一同拉出,外壳连同壳内淡黄色的蛋白质要整只咀嚼,才能吃出昆虫特有的香味。桂花蝉带有较强烈的薄荷和桂花香气。有人戏称为“风油精”味,如同榴莲,喜欢的人为之人迷上瘾,不喜欢的人则吃得勉强。 桂花蝉头部揭开硬壳有肉,人称“瘦肉”,嚼之味甘肉香,所以也有食客专门冲着这一块肉来吃。桂花蝉还有治外感风热的药用功效,故也有人用来入药或浸药酒。
二宝:
龙虱,广州人叫“水甴曱”,有人称之为水蟑螂,但其实跟蟑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昆虫,这种生在水面里的虫子,能飞能游,钟村的和味龙虱,曾是广州街头的一道著名小吃,把新鲜龙虱用开水过三次,下锅用姜葱爆加调料卤水闷熟,吃时旋开甲壳,取其中两牙小肉,味道极鲜美,不过野生龙虱现在不多了,饭堂里卖的多是养殖的。
三宝:老鼠
到这些饭店、大排档吃老鼠的多是钟村本地人,也不乏一些来品尝新鲜的外地食客。不过现在的钟村人很多已不敢随便吃老鼠了。
“红烧老鼠,皮脆肉滑。”不少食客都称老鼠是一道美味。“我十年前就在钟村吃过老鼠肉,当时觉得很好吃,最近又去吃了一次,吃了一只不过瘾,又叫一只。
街坊说法:下田捉鼠旧时童趣
据钟村人介绍,该地一向有吃老鼠的习俗。老鼠有吊烧、焖焗、手撕、煲汤、火锅等吃法,味道甜美。民间还用老鼠浸酒,有“一鼠当三鸡”的说话,认为老鼠非常滋补,并能治脱发。
“以前番禺有很多地,我们都是从小吃老鼠的。很怀念小时候到田间捉老鼠,10月是田里老鼠最多的时候,放假一群小孩就去捉田鼠,捉住后就裹上泥,像‘叫花鸡’一样整来吃。在农村里,大人、老人也一起吃。”现今的小孩再也体会不到这种乐趣了。
内容来自网络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pxzflzy/3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