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上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结节、肿块,这是身体在给我们传递什么信息呢?一定不能忽视!及早重视,早发现,早治疗,能救命。
乳房肿块
乳腺不规则肿块或乳头血性溢液,警惕乳腺癌。80%的初诊乳腺癌患者,是因无意中摸到乳腺肿块而就诊。
肿块多为单发,以无痛性肿块居多,少数伴有隐痛或刺痛,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若还伴有乳腺皮肤的“酒窝样”或“橘皮样”改变,建议就医。
非妊娠期女性乳头流出脓液、浆液、血液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或乳腺癌表现,需请医生进一步判断。
建议:
一般而言,18岁以上的女性要学会乳房自检,每月定期检查一次。
40岁以前的成年女性,每年体检除了要做外科触诊外,应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
40岁以后,除了乳腺B超,还应根据个体情况,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乳腺癌高危人群,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复查,或接受乳腺癌基因筛查。
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最常以淋巴腺(结)肿大为初发症状,尤其是在颈部、腋下或腹股沟等部位。
若淋巴结肿大时间较短,摸起来比较柔软,自觉疼痛或压痛,一般属于良性;若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不消,坚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无疼痛或压痛,且逐渐增大,则要警惕肿瘤的可能。
建议:一处或多处出现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但无疼痛感的,就应当心淋巴瘤,最好及时就诊检查。
肺结节
肺部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属于癌前病变或者肺癌。因此,并非所有的肺结节都需要手术切除。
咳嗽不停,痰中带血,警惕肺癌。肺癌的典型征兆是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约2/3有顽固刺激性咳嗽。
与感冒、支气管炎咳嗽不同,这种刺激性咳嗽用抗生素无法减轻,通常是间断性咳血痰或痰中带血丝,或咳嗽有大量泡沫痰,伴随喉部哮鸣音、胸闷、气促等表现,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有不明原因的低热。若上述症状持续2~3周不缓解,建议就医。
建议:如果发现出现了肺部结节,不要过度惊慌,也别忽视。及时进一步诊断明确性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观察或治疗。40岁以上人群或者有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尽量一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
分辨肿块的良恶性
大小:在人体表浅皮肤经常可触及到各种类型的小结节或肿块,小至米粒或黄豆大小,大至鹌鹑蛋或乒乓球大小,甚至大苹果大小,不过如今经济卫生条件改善,一般不会让包块长到苹果大小才去就医的。肿块直径小于1cm一般光平手触摸不易准确判断,直径大于1cm就要引起注意了,需从其他特点加区分。
生长速度:若结节经过多年外形和大小均无明显变化,一般为良性。若近期包块迅速增大,需及时就医,比如皮肤“黑痣”近期明显增大伴周边不光滑,要排除恶变可能。
外形:良性包块一般外形规则,表面广滑平整。如皮下脂肪瘤。恶性包块不规则,可呈菜花样、”火山口“样溃疡、凹凸不平结节状等,如皮肤鳞癌。
硬度:良性包块一般较软,如脂肪瘤。恶性包块一般较硬。这个特点是良恶性包块重要的鉴别点之一。淋巴瘤硬度一般处于中间状态,质韧。
边界:良性包块边界清晰,与周边组织分界明显。恶性肿块一般容易局部侵犯邻近组织或器官,与其旁边的组织分界不清。
活动度:良性包块一般推之可移动,恶性包块与底部及周边结合紧密、位置较固定不易推动。
部位:可生长在淋巴结区或相应组织器官。在人体颈部、耳前耳后、腋窝、腹股沟、腘窝等部位经常可触及小结节,一般为肿大淋巴结。其原因可能为相关邻近部位的炎症或特定感染所致,例如,当出现“感冒”、“咽喉炎或牙痛”症状,颌下或颈部淋巴结可出现肿大;严重病例可为癌侵犯或淋巴结转移。例如,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也可出现颈部结节,为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性包块;上臂质硬、深部固定包块可来源于相应肱骨。
以上是良、恶性肿块的物理检查区分方法。要准确的鉴别包块良恶性,除了有经验的医师亲眼观察、亲手触摸外,若是体内肿块,还可借助超声、CT、MR、PET/CT等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确诊终需靠病理检查,包块肿块细针穿刺、粗针穿刺活检、包块切取、切除活检等并病理检查方法。
天津同仁堂牛黄化毒片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周围血管疾病领域专家王书桂教授的经典名方。善于消肿毒,止疼痛,散结节,抗肿瘤,对各种乳腺、皮肤、肛肠等疾病均有明显疗效,临床应用范围广,其中对痤疮、乳痈(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癌)、结核、痔疮、丹毒等症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55%。
牛黄化毒片消肿毒,散结节效果显著,可用于各种体内外结节、肿块的治疗。缩小以及消除体内外肿块、结节,并具有抗肿瘤作用,防治结节、肿块癌变。
案例分享
左颈部硬医院案例
赵先生,25岁,主诉颈左侧约蚕豆大小硬结疼痛已三天,颈左约3*3cm2硬结,边界清楚,活动,有压痛,脉数,白细胞mm3。单纯服用牛黄化毒片每次8片,每日3次,未加用其他抗菌素。三天后硬结压痛减轻,一周后已愈。
左面部疖医院案例
李女士,28岁,左面部长一硬结疼痛两天,检查左面部红色高出皮面的硬结约3*2cm2大小,局部压痛,无波动感,边界清楚不活动,脉数,白细胞计数mm3,中性细胞78%,淋巴2%,诊断为左面部疖肿,服用牛黄化毒片每次8片,每日3次。三天后复查,局部红肿疖渐消退,白细胞计数复查正常,一周后复诊症状完全消失。
诊所案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pxzflzy/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