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拥有例病例+征象+讲座
出品
患者,女,40岁,因“腰背痛俩年,加重伴双下肢麻木2个月”入院。经专科查体及辅助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双下肢不全瘫待查”。
CT图像:
CT:胸8—10水平椎管内混杂密度灶,CT值为-39HU---HU.
请思考:
1.病灶如何定位?(髓内?髓外硬膜下?硬膜外?)
2.定性?(脂肪密度?钙化密度?)
MRI来揭秘
MRI:胸8---10椎管水平髓内可见双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另髓外硬膜下见等T1等T2信号影,边界清楚,局部脊髓受压,蛛网膜下腔欠通畅,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见“脊膜尾征”。
病理:髓内脂肪瘤+髓外硬膜下脊膜瘤
讨论:脂肪瘤一种少见的肿瘤,约占髓内肿瘤的1%,99%的髓内脂肪瘤与椎管闭合不全相关,大多数的肿瘤发生在颈胸部背侧脊髓。大多数病人在20—30岁的时候出现症状,多数病人有缓慢进展的神经学退变,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和下肢乏力也是常见的临床主诉,CT可以显示脂性病变,但MRI是确诊的方法,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类似与皮下脂肪的信号强度,增强几乎没有强化,治疗方式有争议,髓内脂肪瘤完全切除是不可能的。
脊膜瘤是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源于蛛网膜颗粒细胞,仅次于神经源性肿瘤,胸椎最常见,颈椎次之,腰椎最少见,肿瘤宽基底与硬脊膜紧密相连,以圆形或椭圆形居多。
MRI:
髓外硬膜下,常呈D形,核磁信号特点与其成分有关,平扫,TI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发生明显钙化时,平扫均为低信号,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有时可见“脊膜尾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jj/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