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传统回归免费订阅
历史上真实发生的绝天地通事件
在上古时代,人与神是同在的,那是一个半人半神的社会。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一部“神传文化”,并始终伴随着神性与神迹。相传人文始祖黄帝就就跨上龙背,金龙载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已姓氏的有十四人。嫘祖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又称青阳;另一个叫昌意。昌意被封为部族首领,居住在若水(今雅砻江)一带。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传说一日她看见瑶光之星穿过月亮,像一道美丽的彩虹,心有所感,后来就有了身孕,生下了儿子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升天后,先由玄嚣即帝位,史称“少昊”。少昊在位44年后驾崩,葬在山东曲阜。之后由黄帝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据说颛顼帝时还有天梯,神仙能从天梯下到人间,人也能顺天梯上达天庭。因为人神混杂在一起,天下不太平,颛顼帝即帝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遣天神重、黎把天和地之间的通道截断。颛顼
史书载,颛顼之前是“人神同在”的,就是天与地是相通的,因此世人与天人是可以沟通的,而天神也经常会下到地上来。同时,地上具有大德之人和具备其能力的人也可与神、天人沟通,巫也可通神,乃至借助神力呼风唤雨等。然而,由于“九黎”部落信奉较为杂乱,家家为巫,私自去接触境界较低的神与天人,因此造成对神失去了往日的敬畏之心,使得人神杂糅,将人与神摆在同等地位了,是为最大之“乱德”。譬如:与黄帝做对、祸乱天下的蚩尤,虽然暴戾无道,本身却具有神武,又能使用巫术请来风伯雨师等底层神为其助战。这本身就违背了天道人理,搅乱了世间秩序。反之,之所以蚩尤能成其事,一是因为人之道德不古,二是因为天地相通而导致“人神杂糅”造成的。
《国语·楚语》中,对“绝地天通”一事的记述较为详实。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这里,阐述了古时人神不杂,而有德有能者可通神,神明降之。这等人“在男曰觋,在女曰巫”。观射父还说道:古时“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这里,进一步阐述了人神的区分,应有的准则,以及其本来的关联与关系等。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
上面这段记述,明确表明:正是因为世人之德衰落,人心不古,方才造成上述林林总总的乱象,最为严重的是“民神同位”等对神的亵渎之举。故此,颛顼帝即帝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遣天神重、黎把天和地之间的通道截断。
颛顼帝即帝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天和地之间的通道截断
重和黎遵命行事,一个把天托起来,尽力往上推;一个把地按住,努力朝下压。这样一来,本来相隔还不是特别远的天地,从此就相隔遥远了。天地分开之后,颛顼就命令天神重专门管理天,而命令天神黎专门管理地。黎后来有一个儿子叫做噎,他协助父亲管理日月星辰的运行顺序,以免错乱。后来,噎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神话中的时间之神。绝地天通之后,虽然天上的神还可以通过法力下凡,但地上的人却再也没有办法上天去了。但还是有一少部分人能上去,如后来的鲧为了治水就曾上天上偷取息壤。结果鲧犯下欺天盗土的大罪,险些被斩。
除了绝天地通外,颛顼帝还教导百姓养殖各种牲畜,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当时其所辖地域十分广阔。
颛顼帝时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他也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美好的一页。
版权声明
除特别注明均来源网络。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长按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jj/7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