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得了子宫肌瘤,有鸡蛋那么大,于是就手术切除了,但不久发现肝上又长囊肿。她就很郁闷,不解其故,以为这肝归肝,子宫归子宫,子宫的问题要去找妇科,肝的问题要去找消化科。
其实,两个问题在中医看来都是一个问题。
1、什么是子宫肌瘤
先来看看子宫肌瘤科普图片,看它到底长什么鬼样子!中间那个“漏斗状”的就是子宫,肌瘤可以长在子宫的里里外外。
中医里称这种肌瘤叫“癥瘕”,癥的意思是血的积块儿,特点是固定部位的疼痛;瘕的意思是气的积块儿,特点是不固定部位的疼痛(窜痛)。两个在一起,就是一个气血团儿。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把“癥瘕”称为积聚。“积聚,气血之凝瘀也。”
意思就是:肝藏血,肺司气,气血的流通,依赖于肝和肺的功能正常。而肝随脾升,肺随胃降,气血不通,一定是脾胃的升降出现问题,导致了肝、肺气机不畅。
本来肺气要带着上面的阳气下来,温暖肾水。肝气要带着下面的阴气上升,清润心火。结果由于肺气下不来,肝气上不去,直接出现的结果就是火在上面下不来,水在下面上不去——“上热下寒”。
而这些追本溯源,就是脾胃失调的问题。“而溯其原本,总原于土。己土不升,则木陷而血积;戊土不降,则金逆而气聚。中气健运而金木旋转,积聚不生,癥瘕弗病也。”意思就是脾气不升,则会导致肝气郁结下陷,出现积血。胃气不降,肺气上逆,就会出现气积。只有中气健康的运转,才可以使积聚不生,就不会出现气血淤积的情况了。
气积就一定会出现血积,血积就一定伴随着气积,气血是不相分离的。
所以我们回到子宫肌瘤这个问题上,其实就是身体的气血出现积聚后在子宫上的反映。子宫因为本身就是气血比较充沛的地方,如果气机不畅,瘀血就多半会先出现在这里。就好像堵车都是发生在车流量最大的地方,此时只要有一辆车停下,后面就会造成严重路堵。子宫的气血也是一样,本来这里有经血,血量很大,只要稍有淤塞,就会集聚为瘤。
2、子宫肌瘤要不要切呢?
其实,绝大多数的子宫肌瘤是可以不用切的!中医调理就好啦!
刚才说了,子宫肌瘤是气滞血瘀导致,如果只是单纯地对肌瘤进行割除,其实并没有消除病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子宫肌瘤会反复生长的根本原因。病根不除,环境依旧,肌瘤就会像细菌一样不停的繁殖,切除再长,反反复复,直到不得不切除子宫。
所以子宫肌瘤并不是子宫生病了,而是身体气血积聚后在子宫上的表现。因此,中医治疗子宫肌瘤都是以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为思路,不但可以有效的控制和缩小子宫肌瘤的生长,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体质,消除肌瘤再次生长的病机。
3、得了子宫肌瘤,为什么先治肝?
中医认为人体脏腑经络相连,相互络属,万病都可以从五脏去论治。这子宫肌瘤是归肝管的,肝主疏泄,它不单疏泄肝脏本身,它还疏泄周身的气血,包括胃胀要靠肝疏泄,子宫排月经也要靠肝疏泄,头发生长也要靠肝去疏泄,乳汁生成也要靠肝去疏泄。只要肝经瘀堵,就容易出现月经排不干净,肝区容易胀,乳房容易长小结节,头部容易疼痛。这周身上中下里外,看似不同的病象,如果直接去挖根的话,都能在肝上找出原因,都是肝气郁堵导致的。
所以中医治乳腺增生、肝囊肿或子宫肌瘤,都离不开疏通肝气。这些增生、囊肿或肌瘤,只是肝脏这条根长出来的藤上结的不同的果而已。俗话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疾病也是这样,如果病因在肝上,气脉郁堵,所谓的肝囊肿、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甲状腺肥大、脂肪瘤等,这都只不过是肝的这条藤在不同的地方结的果。
你想想,仅仅只把果摘了,不拔根,能阻止它结果吗?当然不能了,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所以当把子宫肌瘤给切掉了,病人肝部照样长囊肿,或者乳腺照样长结块,这都是只摘瓜没拔藤。只做手术,去除表面现象,没通过疏肝顺气,解决根本的原因。
许多女性患上子宫肌瘤后,都采用割掉的方法去治疗,建议这样的患者尽量不要割。割完了后遗症很可怕,因为你的卵巢安全就会变得很危险,卵巢囊肿就出来了,女性的寿命为何比男性长,就因为女性比男性多了一个排毒器官,就是卵巢。
卵巢是与肝脏相通的,大家都知道肝脏是解毒的,那排毒的过程往哪排?男同志走胆囊,女同志走月经,等闭经以后才会走胆囊,所以说女性寿命为什么比男性长,女性毒素从肝脏直接往下走,而男性却要往上走消化道通过肠排出去。
就像满架葡萄一根藤,这根藤一长起来,东结一串葡萄,西结一串葡萄,你怎么摘也摘不完。但一旦你把这根藤拔除后,你就再也看不到葡萄了。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卵巢囊肿、甲状腺肿大,它的根部都在肝上。
4、疏肝三步曲
1)在后背找到肝俞(注:位于背部脊椎旁边,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采用正坐的姿势,从低头时最高隆起处那块骨头算起,第九个突起下方左右各两横指宽的位置就是该穴。)。用中药外敷活血化淤,疏肝理气!也可以配合刮痧开穴,刮痧不一定用很大的力,有病出痧就快,颜色越重说明病重。
2)前面刮期门(注: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胸部刮痧从里向外刮。前面刮的要比背部轻一点。胸部也可以留罐10分钟,不要太长时间。
3)脚上的太冲穴(注: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可以自己做点按,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的人经常要点这个穴位。
济源益生中药外敷: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以气味具厚药物为引导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灶。其技术采用了现代高科技CPU数字芯片技术,由微电脑控制,具有超温报警恒温和自动检测与保护的功能,采取双治疗带设计同时产生2个电螺旋磁场,2个红外温热辐射场,可以同时调理多个部位,使增效垫中的药粉转化为药气离子固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作用,增效垫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组织器官,不同药性,分为6种不同型号,根据人体经络穴位学说,作用于人体相关穴位调理不同症状,敷于体表的增效垫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你消炎和镇痛,活血化瘀,除根固本,补足气血目的。同时增效垫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作用。????????
特点
第一: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为主,快速打通因寒湿而淤塞的经络通道。中医认为,痛则不通,打通经络通道,让患者首先解除疼痛之苦,树立治疗信心,调动自身主动的心理因素。也为后面的给药,扫通路障,让药直入病灶。这一组药物以芳香穿透性为主。一般需要一个疗程即1-3个月时间,即可达到打通经络,清除病疼的结果。这一功能组,相当于先遣队和动力对,起导向和推动作用。
第二:以开阻除痹,软坚散结为主。中医将所有疼痛和堵塞的病皆归结为痹症(如中风偏瘫、骨关节病)。这一组的药力是直指病灶,象靶向给药一样,直接作用在痹症上,使痹症软化,消融,使变形的骨骼得以修复归位。这一组药皆是一些药力强大的药物。时间上,根据不同病情,一般在1~2疗程即可达到祛痹的效果,患者的反应是在第一阶段消除疼痛的情况下,感到更加轻松,体力增强。这一功能组,相当于主力部队,起攻坚作用。
第三:以除根固本,补足气血为主。由于患者得病之前的机体就出现了亏损,肾精不足,元气耗损,外邪乘虚而入。所以,当完成祛除了“痹”症以后,还要进一步补充肾元精气,正气内存,不让外邪入侵,这样调理好的病就不会复发了。
?
根据历史记载
战国后期的《内经》中已有汤液醪醴的专论,并记载了散剂的制法、用法以及适应症;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晋代葛洪的《肘后方》;宋代的《和剂局方》;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均有散剂的详细记载。
中医经典记载“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之,用药包敷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里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功而散之,教服药尤为得力”。
其次,中医典籍中有“味入经”之说,中药粉包外敷患处,以其味入经穴,循经达于脏腑,既驱邪通经,又调理脏腑,其效胜于内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jj/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