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基金行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在震荡的市场下,多策略组合基金进入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视野。那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多策略组合基金的优势和投资价值
。
炒股不如买基金买单一策略基金不如买多策略组合基金
今年股市变化莫测,板块轮动较快,投资者直接炒股择时择机较难准确判断,因此较难赚钱。经过年,“炒股不如买基金”已经深入人心,但与去年不同的是:在今年买基金也未必能挣钱。因为今年多变的市场环境,使基金业绩分化严重,基民选基难度加大,就连明星基金业绩也“翻车”。截止到9月10日,公募基金年初至今收益率的中位数为2.99%,66%的基金今年收益率都低于5%,而业绩最佳的基金收益超过%,表现最弱的基金收益率为-47%。
数据来源:万得,歌斐资产;数据截止至/9/10
(以上数据剔除货币基金;
若一基金有A类和C类,剔除C类,保留A类数据统计)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FOF基金异常大火,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热捧,发展趋势迅猛。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今年公募发行成立的FOF新产品达40只,发行总份额达亿份,较去年全年增长超过%。今年7月某公募FOF,单日募集资金超过亿。FOF产品发行火爆的背后原因,离不开多策略组合与生俱来的优势:多策略相对有效降低波动率。在今年市场多轮震荡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低波动产品的诉求被放大。根据Wind数据,截止到9月10日的周频数据统计,近一年(近52周)FOF基金指数的波动率只有同期沪深指数和中证指数的一半。
数据来源:万得,歌斐资产;数据截止至/9/10
基民都是多策略基金经理
为什么既没赚到钱,也没控制住波动
多策略组合基金在国内一直算不上主流,前两年说起FOF基金,有些投资者甚至有些嗤之以鼻,认为不就是买一篮子基金嘛,自己也可以配置啊。前两年的市场趋势或许还行,市场变化没那么快,影响市场的因素也没那么多,同一种风格和行业的热度总能持续一段时间,价值投资的理念深入人心,明星基金经理应运而生,管理的产品规模也爆炸式增长,投资者眼里只有核心资产。只要基金里有核心资产,业绩就不会差。
然而今年“起风了”,当初根据短期业绩和市场热度追的热门基金,今年都“摔了”。投资者发现买的基金几乎都是同向涨跌,自己做的“组合基金”今年既没赚到钱,也没控制住回撤。主要有三点原因:
1.底层资产相关性过高,同涨同跌,相当于买再多基金的效果和买一个基金的效果是一样的,并没有达到分散投资的效果;
2.热门基金的规模一般较大,遇到市场切换,较难转变投资方向;
3.对基金经理的了解深度有限,无法在宏观环境变化下做提前预判(买入or卖出),只能通过事后的业绩,被动接受结果。
随着基金业的高速发展和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个人投资者通过自己组合投资获得回报变得越来越困难,更多投资基金的“痛点”浮出水面:
基金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策略类型逐渐细分,不断演化;
基金的表现分化加剧,即使同策略的基金也差别较大;
无法调研基金经理,深度了解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组织架构(由于核心人员的变动,导致基金业绩断崖式下滑)、投资理念等;
较难对多种策略都有深刻的认知,缺乏用多策略去应对市场复杂环境的能力。
公募基金基金数量与规模
数据来源:基金业协会,万得,歌斐资产
数据截止至/7/31
所以多策略组合基金并没有想象的容易,要真的能降低波动,力求长期获得相对稳定的回报,是个技术活!还是应该寻找专业的团队和产品。那么,真正的多策略组合基金到底有何优势呢?
多策略组合基金的优势
数据来源:万得,歌斐资产;数据时间:/5/27-/5/21
收益:多策略提供相对更高的投资性价比
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场景分析(见上图),使用的数据时间跨度为10年(/5-/5)。
如果只是单纯的买股票(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年化收益率约14%,年化波动率接近指数水平,为21.8%,收益率/波动率可以看做是一单位风险所获得的收益,即“性价比”,数字越大表示冒一单位的风险能获得更多的回报。
如果配置“80%股和20%债”的投资组合或“50%股和50%债”的投资组合,收益率虽然会有所下降,但波动率下降的幅度更大,且投资性价比显著提升。
所以多策略本身的分散性,很好的帮助组合提高了投资性价比。
风险:多策略互相攻守,有效降低波动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力发展,市场上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投资策略,大类分类下又细分多种子策略。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这种多样化让人眼花缭乱,但对于配置专家而言,却是增加了更多的工具。多策略正是利用二级市场不同策略之间的弱相关性进行科学组合,从而达到降低波动的效果。比如,长期来看股票与商品呈弱相关性,当股票较弱的时候,CTA策略可能会有不错的表现,那么对于整体组合而言就控制了波动。多策略在组合内互相攻守,有效分散风险,降低波动。
数据来源:万得,朝阳永续,歌斐资产
数据时间:/6-/2
深度:深度筛选管理人,更好的应对多变的市场
专业的多策略投资团队都有自主研发的量化工具和模型,通过一些预设的业绩指标,高效的筛选出一部分基金,再通过基金研究员一对一的调研沟通,给基金经理做定性的评价,整个过程将被记入内部基金池,以便持续跟踪。基金池的沉淀绝非一朝一夕,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累,有充足的“仓储”,要用时才能有更多的选择,能从容应对。
组合基金经理不仅需要懂基金,懂各种策略的相互协同,还需要了解宏观市场,在变化环境下,灵活应对(动态再平衡),才能做好组合配置。
歌斐多策略投资基金的优势
今年FOF受到市场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yw/10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