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张代钊,我国当代著名肿瘤学家,医院肿瘤科首任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土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三届成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三、四、五届理事会理事及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常务理事兼中医药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经验继承导师,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他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倡导者之一,是应用中医药防治放疗化疗毒副反应的开创者之一。他擅长以中西医药结合之法综合治疗各种肿瘤,利用中医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他们的生存期,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他集中西医之长,精于辨证施治,结合辨病治疗,注重合理的综合治疗,强调全身调节,常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深受患者的尊重和信赖。
他德高望重、医术精湛,虽然平日诊务工作十分繁忙,但仍然积极参加全国各地肿瘤患者会诊和防治肿瘤义诊。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曾到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意大利、韩国、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地区参加国际肿瘤会议,并为国际友人和华侨诊治疾病,贏得了很高的荣誉。50年来,他治疗过大量的肿瘤患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著名中西医结合临床家、肿瘤学家。他还担任国家领导人的保健会诊工作,曾为许多中央领导治疗疾病。
在毕生致力于肿瘤的临床医疗及科研的同时,他还取得了多项骄人的学术成果。他是国家“六五”攻关课题“扶正冲剂”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扶正解毒冲剂”的负责人,国家“八五”攻关课题“扶正增效冲剂”的主要负责人。他发表过80余部学术论文,主编和参编了20余部学术专著。
(现在的张代钊)
理论阐释,综合治疗
产生肿瘤最主要内因
有了第一流的团队,再加上医院有全国最好的放疗治癌的条件,张代钊就有了进一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绝佳的平台。
(工作于医院)
为了更有效地治疗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癌症,张代钊开始进一步寻找肿瘤发病的内因和外因。他根据多年治疗肿瘤的临床实践经验,并综合中医和西医的特长,提出了独到的理论来解释肿瘤产生的内因和外因。
张代钊认为,人体产生肿瘤最主要的内因包括:
七情不舒,饮食不节,过度劳倦,年老体衰等。
七情不舒,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方面的非正常变化。人的正常情绪活动是以脏腑气血作为物质基础的,反过来,不健康的情绪活动也可引起脏腑功能的紊乱,如气血失调、痰湿不化等,日久积聚,发为肿瘤。如《外科正宗》指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达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痰核。”又云:“失荣者,或因六欲不遂,损伤中气,郁火相凝,隧痰失道,停结而成。”以上论述说明七情不舒可致癌。现代医学也认为长期或过度的精神或情绪刺激,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或受抑制,内分泌系统中某些激素增多或减少,体液平衡紊乱,代谢产物积聚,便可破坏内环境,从而使正常细胞癌变或使癌细胞增殖发展。此外情志异常又可抑制免疫功能,增强癌症易感性。如实验用条件反射的方法使小鼠中枢神经过度紧张紊乱,能促进由甲基胆蒽诱发的肉瘤和皮下移植肉瘤的生长。在宫颈癌的病因调查中,不少患者有精神创伤史;食管癌患者多性情暴躁;乳腺癌患者多有情志不畅等精神因素。
饮食不节,导致脾胃有问题。脾胃为后天之本,若纵情口腹之欲、饥饱无常,必伤脾胃。脾胃既伤,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正气下降,邪气乃入。《医门法律》说:“过饮滚酒,多成膈症,人皆知之。”《医学统旨》亦说:“酒米面炙焙、黏滑难化之物,滞于中宫(即胃肠道),损伤脾胃,日久不治,渐成痞满吞酸,甚则成为噎膈反胃,得斯疾患者,不可轻视,必须早治。”以上均说明过量饮酒,嗜食生冷、炙煿、膏粱可损伤脾胃,蓄毒体内,郁热津伤凝痰,从而导致各种肿瘤发生。现代医学认为,饮食因素在肿瘤的成因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它包括食物本身存在的致癌物,如亚硝胺类及细菌、病毒和真菌类物质,还包括一些慢性机械和炎性刺激以及消化功能紊乱所造成的诱癌条件。另外,过食肥甘厚味或营养失调,均可成为导致肿瘤形成的因素。高脂肪饮食是诱发乳腺癌、大肠癌的因素之一。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快、蹲食,使食管受到刺激和食物潴留过久,容易发生炎症和上皮增生而导致食管癌变。
过度劳倦,可以耗损人体正气或使脏腑虚损,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内经》云:“劳者气耗。”说明过度劳累之后宜适当休息,否则易于损伤精气,使脏腑虚损。此外,房事不节,妇女多胎多产等,也与肿瘤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年老体衰,容易引发肿瘤,特别是癌症。人到中年以后,元气衰败,脾肾不足,脏腑阴阳气血亏虚,为疾病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如申斗垣论癌发时说:“癌发四十岁以上,血亏气损,厚味过多,所生者,十痊一二……”朱丹溪亦说:“噎膈反胃,名虽不同,病出一体,多由气血衰弱而成。”现代医学认为,人到了中老年时期,体内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下降,内分泌系统失调,免疫功能减退,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肿瘤更易于形成和生长。
产生肿瘤的外因
张代钊认为,产生肿瘤的外因就是外感六淫不正之气。风、寒、暑、湿、燥、火本是自然界六种正常变化的气候现象,称之为“六气”。一旦“六气”发生异常变化(太过或不及)、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六气”就成了人体的致病因素,变为“六淫”,损伤机体,致脏腑虚损。中医很早就认识到癌瘤的发生与外邪侵袭有关,认为人体为外邪所侵,即能积久成病,如《灵枢·九针论》曰:“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人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肠溜。”《诸病源候论》云:“恶核者,内里忽有核累累如梅李,小如豆粒……此风邪挟毒所成。”以上论述均说明外感六淫是癌瘤形成的主要原因。这种致癌的外感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及化学等方面的环境因素。生物因素指病毒(约余种)、霉菌、寄生虫等。物理因素是指电力辐射、紫外线照射、热辐射、创伤及纤维性物质等。化学因素主要指氮芥、3,4一苯并芘、亚硝胺及某些激素、农药等。外感六淫致病,即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另一方面,气候的异常变化,又是细菌、病毒等生物致病因子繁殖、传播、流行的条件之一。
(参加第十一届国际癌症大会)
中医肿瘤形成及发展的病机理论
张代钊在分析了肿瘤的内因和外因之后,又提出了中医肿瘤形成及发展的病机理论。这个理论可简要概括为:气血不和,痰湿不化,毒邪为患和脏腑虚损。
气血不和,即气血失调,气滞血瘀,进而凝结成块,日久形成肿瘤。如《医学十二种》讲:“噎之症也,有瘀血,顽痰逆气,阻膈胃气。”《外科医宗汇编》亦称:“忧愁则气闭而不行,失荣等症成矣。”气滞血瘀是肿瘤形成的重要病因病机,常见于肺积、肝积、乳岩、噎膈、反胃、肠蕈、女子带下病等。现代医学对血瘀研究比较多,已经证实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瘀是形成肿瘤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
痰湿,是体内病理性的液体,如果痰湿长久不化也必凝结成块,形成肿物。在临床中诊断的“痰核”(如脂肪瘤)等症就是由于痰湿不化形成的肿物。《医学入门》曰:“盖瘿瘤本共一种,皆痰气结成。”《订补明医指掌》论噎膈称:“忧郁则气结于胸,臆而生痰,久则痰结成块,胶于上焦,道路窄狭……而病已成矣。”说明癌瘤的形成与痰湿不化有关。药理研究结果也表明:许多祛湿药和化痰散结药均具有抗肿瘤活性,如猪苓中提取的猪苓多糖、从薏苡仁中提取的薏仁酯,从山慈菇中提取的生物碱秋水仙碱等,都有较明显的抑瘤作用。
毒邪为患,是指某些癌瘤的发生与毒邪内侵及体内蓄有癌毒有密切的关系。华佗的《中藏经》曰:“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认为肿瘤的起因由脏腑的“蓄毒”所生。中医将宫颈癌病人从阴道里流出秽臭白带、晚期乳腺癌患处溃烂流出的脓血、部分晚期食管癌病人从食管中吐出的脱落癌块组织等称为癌毒。故肿瘤有以“癌毒”为内因的发病机制,这与现代医学的肿瘤发病学观点相一致。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以毒攻毒药物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如华蟾素注射液对肉瘤、肝癌等都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脏腑虚损,为肿瘤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理也。脏腑虚损可由以上内、外因素所致。脏腑虚损,则其生理功能失调、紊乱,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产生,造成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同时,脏腑虚损,正气虚弱,机体抗邪无力,不能制止邪气的致癌作用,机体不断受到病理性的损害,癌肿就发生、发展。如《外证类编》指出:“正气虚则成岩(即癌)。”《诸病源候论》曰:“症者,由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饮食不消,聚结在内......”明代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皆有积聚之病。”大量的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也证实:大多数癌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均较正常人低。而通过中药扶正培本,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甚至可以使肿瘤缩小,使病人康复。此外,脏腑亏虚实际也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先天缺陷、遗传因素、年幼易感等先天性致癌因素。
(参加七五攻关研究鉴定会)
研制三种有效的治癌方剂
有了肿瘤的病机理论,张代钊与师兄余桂清教授、段凤舞教授紧密协作,先后研制出三种有效的治癌方剂:扶正冲剂、扶正解毒冲剂、扶正增效冲剂。在这三者中,扶正冲剂和扶正解毒冲剂,以制服化疗、放疗的副反应为主要目标,而扶正增效冲剂则增加了提高治疗癌症疗效的目标。
扶正冲剂,又名健脾益肾冲剂,主要针对接受肿瘤化疗的病人。化疗后,病人常常出现多种副反应。最常见的副反应是消化障碍。多数病人在化疗1~2周后出现胃部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干呕,腹胀,腹泻等反应。其次,是骨髓抑制。这个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等贫血症状。第三,机体衰弱。病人感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精神不振,心慌气短,失眠,出虚汗,脱发。第四,炎性反应。病人发热,患部疼痛,发生口腔溃疡。第五,苔脉表现。病人舌苔多见薄黄苔、黄苔、黄腻苔、灰腻苔。舌质多呈淡红或红绛。脉象多见沉细、弦细、弦数。
按照中医辨证,这些副反应所表现出的证候,主要是由于化学药物的毒性刺激,引起病人机体的心、脾、肝、肾四经之亏损所致。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司,常可发生一系列的消化功能障碍。肾主骨,骨生髓,肾虚之后必致髓空血少使血象下降,出现机体衰弱、全身无力等证候。因此,治疗化疗病人的原则应以扶正为主,主要治疗原则有三条: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基于上述中医辨证,扶正冲剂中加入党参,党参有健脾以益气生血的功用。扶正冲剂中还有枸杞子、菟丝子,这两味药可滋补肝肾。此外,扶正冲剂中的女贞子,有益肾以填精生髓的功用。把这几味药加在一起,又产生了一种合力作用,以减轻化疗所致的气血损伤、脾胃失调、肝肾亏损。
扶正解毒冲剂,不仅针对化疗病人,还增加了针对放疗病人的特殊要求。放疗中,放射线进人病人体内,将能量集中在癌变组织上,癌变组织被放射线的能量摧毁。可见,放射治疗实际上就是把中医说的“热”传入人体。所以,癌症病人在放射治疗中所出现的副反应证候群以热象较重、热毒伤阴的证候较多。为此,扶正解毒冲剂的主要治疗原则有六条,即清热解毒,生津润燥,凉补气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活血化瘀。扶正解毒冲剂中包括:生黄芪、生地、金银花、麦冬、石斛、陈皮、鸡内金、枸杞子、女贞子等。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张代钊发现扶正解毒冲剂有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能促进正常细胞的生长和活力,对抗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的副反应的功能。此外,他还发现,癌症患者的细胞免疫能力一般处于低下水平,特别是在放疗中受到进一步的抑制,造成癌(即邪气)与宿主抵抗力(即正气)之间的势力对比发生恶化。扶正解毒冲剂对提升正气有明显的辅助作用。扶正解毒冲剂的药理是建立在益气养血、滋补肝肾、调理脾胃、清热生津等治则基础上的。临床疗效表明,辨证地扶正培本可以作为治疗癌症的基本治则。
扶正增效冲剂,有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针对放疗的毒副反应采用药物扶正祛邪,以生黄芪、太子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北沙参、石斛、枸杞子滋阴润燥,金银花清热解毒,鸡内金健牌和胃。诸药合用扶正不敛邪,祛邪不伤正,以达健脾和胃、生津润燥、清热解毒之功。第二个目标是通过活血化瘀药增加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鸡血藤、红花、苏木活血化瘀,改善血液黏稠度及血流状况,增加氧弥散以减少乏氧细胞,同时可以直接作用于乏氧细胞,以达到放射增敏之效。因此该方既能减轻放疗对机体的毒副反应,又能增加放射线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金杯一等奖)
改变中医评估疗效的办法
有些人提出疑问:“说中药能减轻化疗放疗副反应,有什么科学根据?”张代钊把这些质疑当作继续研究的动力,他感觉到需要改变一下中医评估疗效的办法。传统的中医讲疗效,总是例举个案,比如,某年某月某日治好了某人的疑难病症。他认为,这样讲中医的疗效并没有错,但是不够好。真正好的办法是:既要讲个案,也要按科学研究的办法统计疗效。好比说,治好了个病人中的1个,与治好了个病人中的80个,具有完全不同的科学意义。于是,他采用科学的对照组法研究中医治癌疗效。所谓的对照组法,就是组织两组患同样病的人,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一组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另一组用纯西医方法治疗,然后用各种先进的科学观察手段研究两组的差异,从而总结出中西医结合的客观疗效。
(张代钊教授与第二届学术继承人郝迎旭主任)
张代钊带领自己的同事和学生,观察两组之间的差异。与传统的西医不同,他没有把比较两组病人差异的指标固定在肿瘤的大小上,而是放在反映病人生存质量的一组指标上,比如:体重的升降、乏力感觉的轻重、口干舌燥的程度、吞咽的痛苦度.....张代钊这样做有着深远的意义。首先,人总是要死的,医学的最高愿望不是为了简单地延长生命,而是帮助人们减少病痛,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特别是对那些身患绝症的癌症病人,他们生存在世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们更希望像普通人一样幸福地走完最后一段人生历程。张代钊强调治癌要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就是强调医学的最高愿望。其次,在目前还无法有效治愈癌症的情况下,简单追求缩小肿瘤的尺寸,并不科学。
通过对两万多例癌症病人的中医治疗效果研究,张代钊和同事们一起证明了一个事实:用中医药治癌能使放疗、化疗的完成率提高20%,而且毒副反应轻,病人生存质量好,一些患有常见肿瘤的病人生存率也有明显提高。现在,西医界和中医界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中医药能减轻化疗和放疗的毒副反应;病人在肿瘤手术前、手术后吃中药常能提高抵抗力;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减轻症状,减少痛苦。凭看这些努力和成就,张代钊成为中国医学界公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专家。
(节选自《张代钊学术评传》)
未完待续
......
专家简介张代钊主任医师、教授◎医院知名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
◎全国首批名著名中医专家之一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肿瘤专业)
擅长治疗:
擅长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脑瘤、肾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作用原理研究方面,也多有建树,尤其是恶性肿瘤病人放化疗反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和疗程设计上及康复疗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疗效。
对胃胀、胃痛、胃痞满、肠炎、胃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脂肪肝、高血脂症、偏头痛、不寐、虚劳、风湿痹病等其他常见内科杂病均疗效显著。
坐诊时间:每周一上午(提前预约)
坐诊科室:中医肿瘤科
医院:医院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张代钊主任详情资料全国肿瘤名医张代钊——走上征服肿瘤之路(2)全国肿瘤名医张代钊——少年学医篇杀人于无形的癌症癌症的危险信号点击阅读原文预约挂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zy/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