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四周响起了“砰砰砰砰”的高射炮射击声,这是部署在附近的伊拉克高炮正在对空射击。伴随着炮声,是呼啸而来的一阵尖利的嘶鸣。
几架涂着沙漠伪装色和约旦空军标志的战斗机,正擦着地平线,向这几个圆形建筑飞来。他们尖叫着投下几枚炸弹之后,没有任何迟疑,打开加力,呼啸而去。
在他们身后,是被炸弹命中,冒着浓烟的建筑物残骸和伊拉克高炮无奈的吼叫。这就是被后人奉为“空袭经典”的“巴比伦行动”中的一个画面。
这些涂着约旦空军标志的战斗机,真实身份是以色列空军,而防空炮兵拼命保护的则是伊拉克马上就要建成的核反应堆,名为“乌西拉克”。
这场短促但猛烈的袭击,断送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核弹梦:耗时多年,造价四亿美元的核反应堆毁于一旦。法国专家核查后表示,五年内伊拉克将无力拥有核能力。这个结果,让以色列人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目标空袭前和空袭后的对比让我们把目光回溯到到一年前的年。
这年6月,以色列情报机关获得了一项让他们震惊的情报:6年前,法国开始秘密援助伊拉克核技术!现在已经在巴格达建成了一座核反应堆。这是个绝密工程,以色利情报机关一直没有察觉。而一年之内,伊拉克马上就将获得生产2~3枚小型核武器的能力。
当时的中东地区,以色利面临的是并不友好的周边阿拉伯国家。建国后经历了四次和阿拉伯国家的战争后,进入八十年代,总算是暂时获得了宝贵的和平。但是,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自以色利建国以来,就频频向以色列发动战争威胁,多次叫嚣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而此时如果萨达姆拥有了核武器,很难保证他不会把核弹扔到以色列的城市中。
执行任务的飞行员一向做事狠辣的以色列最高层几乎没有犹豫,迅速制定了一个摧毁伊拉克核设施的行动计划:出动空军长途奔袭,对伊拉克反应堆实施精确轰炸,打掉这个威胁以色列国家安全的核设施。
这个大胆的计划,充分体现出了以色列人的强悍和聪明。
首先,计划实行起来有两个操作上的难点,第一是以色列和伊拉克并不接壤,中间隔着约旦和沙特阿拉伯。跨越别国领空执行战争任务,一旦失败要承受巨大的国际压力;第二是以色列和伊拉克之间距离较远,以当时战斗机的航程来说,必须经过空中加油才能勉强执行任务,如何让体型巨大的空中加油机在别国领空为战斗机加油,这是一个难题。
其次,就算行动成功,也许会面临阿拉伯国家的报复。至于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更是不可避免:非战争状态下对主权国家偷袭,以色列将要面对巨大的挑战。
尽管有各种困难,但核武器真真实实的威胁,是以色列人无法承受的。
他们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任务的准备。同时,摩萨德也开足马力,为这次行动搜集所有关于核反应堆的情报。
以色利空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以色列南部沙漠修建了一座目标核反应堆外观大小相同的模型,提供实物参照,让战斗机部队演练,这其中就少不了情报机关摩萨德的强力支持。
之后,他们开始让飞行员演练密集编队技术和精确投弹。超密集编队,这是一种很难的飞行技术,高速飞行的多架战斗机必须保证非常近的距离,才能在雷达屏幕上看上去是一架大型飞机。有多近呢,翼尖距离只有一米。只有这样,才能在雷达屏幕上造成是一架大型民航机在飞行的假象。以色列人想用这种办法瞒天过海,让军用飞机骗过约旦沙特两国的空军雷达。
轰炸示意图在严格的保密措施下,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等待着执行任务的那一天。
以色列人的考虑之精妙,体现在一些细节上。他们把最终空袭的日期选在一个星期天。这样做是尽量减少可能被炸到的外籍工作人员的伤亡,缓解世界舆论压力。具体的攻击时间定在当地时间下午6:30,这时的光线强度既可以让飞行员看清轰炸目标,同时防空部队却要对着已经西垂的阳光瞄准。降低了准确性。而飞机执行完任务返回以色列又恰恰是深夜,便于隐蔽回撤。
在几个月的苦练加精心策划之后,年6月7日下午4点,由6架F-15和8架F-16战斗机组成的空中突击编队,从以色列空军基地起飞。他们涂着美国最新的隐身涂料以及约旦空军的标志,希望能蒙混通过约旦和沙特领空。
飞机升空后,按预定航线向目标飞去,在经过沙特领空时,果然编队被沙特雷达探测到,沙特空军要求机队报告身份。以色列飞机当时正以密集编队飞行,他们相信沙特雷达操作员看到的并不是多架战斗机的回波,而是看上去酷似一架大型飞机的雷达回波。于是按照事先演练,以色列飞行员用阿拉伯语回答:“约旦空军例行训练飞行”,骗过了沙特地面雷达。
在经过约旦领空时,他们故伎重演,飞行员用国际民航通用语回答约旦的身份询问,说自己是民航机,再次蒙混过关。
之所以能两次过关,主要是因为采取了高密度编队的战术。这种编队对飞行员的操作技术要求极高,不经过高强度的训练,是不可能掌握的。
经过90分钟飞行后,下午5:30。编队向总部发出了暗语:“黄沙丘”,表示一切顺利。
巴格达当地时间下午6:30,空中编队来到了目标区。F-15战斗机迅速从低空升入高空,控制有利高度,进行掩护,4架负责执行攻击任务的F-16则超低空进入,进入攻击航线。
第一个投弹的是带队长机,他投下两枚灵巧炸弹后,将反应堆圆形屋顶炸开。其余三架飞机再依次跟进,向被炸开的部位继续投弹。厚重的水泥保护壳在精准的轰炸下,没能保护住核反应堆的关键部位,整个建筑被炸弹严重毁伤。
而伊拉克装备的先进萨姆6地空导弹全程没有任何反应,只有高射炮对空猛烈射击,无奈无济于事。以色列人完全达到了“突袭”的目的。仅仅两分钟后,随着几声巨响,伊拉克人的核弹梦彻底破碎了。
这次行动,出场的虽然是以色列空军,但其实是以色列举国上下的一场外交、情报、综合实力的博弈。
版权声明
除特别注明均来源网络。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zy/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