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组合产品介绍| 组合产品发展| 组合产品优势| 组合产品市场| 组合产品前景| 组合产品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组合产品 >> 组合产品发展 >> 正文 >> 正文

好人365quot好校长quo

来源:组合产品 时间:2018-3-2

 “花溪乡政府你好,我们的孩子可在化那小学就读,请你们放心,那是最好的一座学校。”

  “我愿孩子在化那小学读,不同意在花溪读,请领导放心,谢谢你的关怀。”……

  2015年新学期开始,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花溪乡召开关爱留守儿童会议,为了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和人身安全,要求各所村校通知留守孩子的家长,把孩子送到乡中心小学食宿和读书,“一个不能少!”会后,化那小学校长王朝会把通知书送给在本校住宿的30多名留守儿童,通知他们赶快联系在外打工的父母同意转学。让人意外的是,有19名家长坚持让孩子原校就读。

  一所大山深处的村校,为何让孩子家长如此眷顾?答案就是化那小学校长王朝会。

  王朝会的故事要从三十几年前说起——

1.白手办学全家齐上阵当起“深山孩子王”

   1978年夏天,18岁的彝族青年王朝会高中毕业,成了村子里的“最高学历”。

  王朝会的家在黔西县花溪乡化那组,位于沙坝、花溪、耿底三村交界处,这一带聚居着彝、苗、白等各族同胞,其中苗族占80%。由于边远闭塞,文化水平不高,很多苗胞不会说汉话,大部分村民甚至不会算账。“每到赶场天,乡亲们都要约我一起赶场,帮他们卖山货算账。”王朝会回忆。高中毕业回家,他成了村里的忙人,村民赶集要找他、村里开会要找他、有扯皮事也要找他,晚上常有人到他家求教,因为只有他有文化、眼界宽、会算账而且还会说苗语。 

  “家乡太需要文化了!”王朝会心里掂量。1981年春节过后,他在家里办起扫盲班,白天干活,晚上义务为20余位村民上课。对于脱盲后又想继续读书的村民,王朝会就继续教他们五年级的课程,很多村民后来经过升学考试顺利进入初中就读。

王朝会主持化那小学高年级作文竞赛。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大人们学文化的问题解决了,孩子们呢?村里原先有个沙坝小学,可是距化那有3公里山路,而且没有老师懂苗语,师生很难沟通。时间一长,苗家孩子不肯上学,在家当起了放牛娃。于是,乡亲们求王朝会“办个学校”。

  “大家眼抠抠地盼着你,你忍得下这个心?”村支书王德全上门动员他。

  “你懂苗语,就办个小学吧,扫盲班的人再学习还是庄稼汉,孩子们从小能受教育,那就有希望了!”当过私塾先生的父亲也语重心长劝他。   

  不办学看不过去,办学又困难重重。想到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再一想自己读书是托党和政府的福,王朝会下了决心:办学算是对社会的回报。

  1981年春天,化那小学正式招生。教室是王朝会自家堂屋,课桌用石凳垫上木板,黑板用门板,操场是王朝会自家的菜地……即便如此简陋,化那小学依然招到了36名学生。

  起初,王朝会让每名学生每学期用5斤包谷作学费,没想到还是有很多人家交不起。一个学期下来,王朝会仅收到150斤包谷。乡亲们太困难了,不能让贫困阻碍了孩子们的求学路。于是,王朝会决定免收孩子们的学费。

  到了秋季入学的时候,“不交学费也能上学”的消息在山村不胫而走,学生骤升到两个年级104人。王朝会只好采取办复式班(一名教师上几个班的课)的方式上课。找教师上课成了最头痛的事情。

  当时的花溪乡沙坝村,拥有初中文化的人很少,王朝会只好到外村请教师。因待遇低,来的人上了两年课又走了,王朝会只好将“主意”打到弟兄姊妹身上。

  1982年秋天,王朝会叫回妹妹王朝碧,她成为化那小学的第二个老师;1983年,有初中文化的妻子李家珍成为该校的第三个老师;接着是三弟王朝进、二弟王朝举、二弟媳李永秀、三弟媳陈一荣。自此,王朝会一家7人组成的家庭教师团队,把化那小学办成了山村完小。教学力量的充实,使更多的学生慕名而来,化那山村小学学生人数一度增加,高峰时期达到200多人。有了成绩,自然就有了回报。因为化那小学学生在乡里成绩突出,上级部门提出要把王朝会安排到其他地方去工作,并承诺给予解决编制,但是王朝会婉言予以谢绝。他说:“告别贫困的教育才刚刚开始,如果我这个时候离开了,很多人就可能还会继续贫困。”

王朝会及妻子、三弟、三弟媳撑起了这所深山中的学校。图片来源:贵州日报

  这一留就是三十多年,从1981年到今天,王朝会的坚守有了成绩,山村读书声朗朗不绝,山村孩子走向了更加宽广的世界。这种坚守的背后也有着说不尽的艰辛。

  山村办学条件艰苦,学费低,生计很成问题。王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正式教师,让生活有保障。后来,二弟王朝举和二弟媳李永秀由于政策因素没有成为正式教师,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不能收学费后,夫妻俩没有生活来源,只好外出务工。教师出现了缺口,尽管乡里不断派教师来,但由于化那小学不通公路不通电,来的教师留不住。

  留人先留心,留心靠感情。作为校长,王朝会深知教师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想方设法为老师们提供方便。刚分来的年轻教师们没有住的地方,他自掏腰包为老师们修宿舍;没有吃的,他让妻子做好饭后把大家叫来一起吃。特岗教师杨刚说:“在化那小学上课,有家一样的温暖。”2013年秋季,化那小学刚硬化通组公路,为了方便3位特岗老师周末回家,王朝会花22万元买了一辆二手夏利车接送老师。教师数量较少,工作量大。为了减少老师们的工作量,王朝会独自包了六年级一个班的所有课程,既当校长,又做班主任,很多时候夜里十一二点还在批改作业。教师年底评优,教管部门要把他评为优秀,他坚辞不授,硬要把名额让给年轻教师。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年龄大了,机会要留给年轻老师们。”新来不到一年的特岗教师刘杉感叹说:“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个校长像王校长一样如此关心老师。在这样的学校工作,你想偷一下懒都觉得不好意思。”王朝会的盛情,让支教已满3年的杨刚老师决定继续留在化那小学,眼下已在县教育局办理转为正式教师手续。

2.捐地建校土泥巴房“变身”标准化教学楼

  2013年,特岗教师刘沙沙来到化那小学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两层楼的砖房上下共六间,土黄色的砖墙。“这绝对是20年前才有的房子!有一天中午我在楼上的宿舍里洗脸,不小心渗了水在楼板上,楼下的学生跑上来说屋子漏水到教室里了,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刘沙沙回忆。   

即便这样的破旧房子,已是化那小学的第三代教学楼。之前这里曾经有过泥巴房、木板屋、砖瓦房“三代教室”。

  1981年秋,学生数量激增,刚在假期新修的一间泥巴房和自家堂屋容纳不下所有学生。刚结婚的王朝会把新房让出来,和妻子住在牛圈楼上,用一个多月筑起了又一间泥巴房。门板染上黑漆架起就是黑板,木板搭在石墩上就是课桌。泥巴房里的读书声,在大山深处格外响亮。每增加一个年级,王朝会家的菜地上就会新增一间土泥巴房,他分得的一个人的承包地全变成了操场和教室用地。

漂亮的教室里,王朝会带着学生做练习。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1985年,四间土泥巴房全部筑好,不想却被夏天的一场大雨淋垮了两间。经历了天灾,王朝会知道土房不是解决教室的好办法,这时他和爱人已被批准为正式教师,他们凑足一年的工资买来砖瓦,砍掉自家的几十棵树木,新修了3间砖木瓦房,加上原有的两间泥巴房,总算解决了当时五个年级的教室。

  1988年,王朝会办学的事迹得到地方教育部门的   2013年,曾经的新教学楼已经使用了22年,已然不堪重负。经申报审批国家拨款为化那小学重建四间教室和改扩建了厕所,增建食堂,而王朝会又一次献出了自家的土地,没有要一分补偿。同年,在县里召开的有关乡村教育会议上,王朝会的发言打动了所有人,与会的红杜鹃工联会和   2012年秋天的一个下午,细雨绵绵,王朝会上课时发现学生杨兴荣、杨梅缺课,赶紧召集老师们一起寻找,后来在食堂墙根发现浑身湿透的兄妹俩。王朝会赶紧把他们带到家里,给他们换衣服,让他们住下来。

  “王老师,我们可能读不成书了,爸爸不管我们,我们也找不到去处了!”杨兴荣流着眼泪说,母亲去世后,父亲整天喝酒醉,他们靠炒包谷花吃维持几天了。

  第二天下午放学,王朝会赶10多里山路来到这两名学生家。孩子的父亲说,这个家本来就穷,孩子他妈生病去世后更没盼头了。王朝会说:“你年纪轻轻应该出去打工挣点钱,好好把孩子抚养成人。这样吧,孩子现在住我家,吃住我来管。你打工找钱,只开生活费,找不了钱我不要你还。”

  就这样,王朝会夫妇收留无亲无故孩子的美谈传遍四乡八邻,附近和本村留守儿童、贫困孩子纷纷到化那小学住读。百里杜鹃仁和乡的远房亲戚李某某妻子病故,把两个孩子送到王朝会家;洱海村马灿两兄妹父亲残疾,母亲在贵阳打工,也来到王朝会家;父母都是残疾人的金沙县禹谟镇同心村的宋应琼兄妹也来了……午餐由政府提供的营养餐解决,晚餐由李家珍老师给孩子们做。不少孩子因家庭贫穷交不起生活费,王朝会夫妇就自己贴上。

中午不能回家的孩子们都到王朝会家吃饭。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这个“留守儿童之家”,孩子最多时达到34个,分住在王朝会和弟弟家。为了让孩子们住得舒服,2013年王朝会贷款3万多元,修起了3间60多平方米的留守儿童宿舍。

  留守孩子生活有着落了,学前班孩子的午餐也得管。3年前,化那小学开设了学前班。但学前教育并不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内,无法和小学生一样享受营养午餐。

  “孩子们这么小,不能让他们中午回家吃了饭再来。老王一动心思,我就知道要干啥。”李家珍笑着说,老王的意见就是自家掏钱给孩子们做午饭。几年来,已经退休的李家珍没有一个中午休息过,都在为孩子们的午饭操劳。

30多年来,王朝会时刻把学校、孩子放在心上。1998年,王朝会因为皮下脂肪瘤周日在县城动了手术。刚下手术台他就要求出院。医生说:“你不要命了!”王朝会忍着痛笑着说:“班里有50个孩子在等着我明天上课呢!”车到花溪乡,他由弟弟扶着走到家里。星期一他只能坐着上课,孩子们懂事地说:“王老师你休息几天吧,我们可以自习。” 

 30多年来,王朝会始终坚守着教师的本分。化那小学的教学质量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王朝会、王朝进、李家珍带出的班级多次在全乡单科评比中获得第一名。王朝会也因教育成绩突出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1986年被评为贵州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1年入选贵州省优秀教师名典,同年入选中国世纪英才荟萃。上级部门多次提出将他调到教学环境更优越的地方去工作,都被他一一拒绝了。他说:“我的人生在化那小学。我生在化那,死也要在化那。”如今,化那小学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山村孩子,人数已达1000多,其中考上大学的有30余人,大部分已参加工作,或外出经商、务工。父母过世的苗族学生杨富超,从化那小学一路读到了北方民族大学。

 “我这一生是出不去了,但孩子们能够出去,我高兴。”读着教师节收到学生们的一条条祝福短信,王朝会心中甜蜜而自豪。

 “您人虽然出不去,但您的精神走得更远,走进了几代人心中!”花溪乡一名干部如是说,同时也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本网根据《烛照彝乡:教师家庭担当“深山孩子王”筑巢育雏》、《中国好人榜——王朝会》、《王朝会:草根办学梦点燃山区孩子梦 30余载爱心传递谱写教育华章》、《王朝会:用爱心点亮山村桃李》等稿件综合整理,感谢贵州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三十五年,倾囊办学、倾心育人,王朝会如同烛炬穿越时光,照亮了彝乡苗寨孩子走出大山的路。正是因为有无数个王朝会坚守对山区教育的担当和责任,无数个王家人默默无闻的坚守和奉献,一点一点地阻断着贫困的代际传递。贫困山村成了充满希望的田野,离全面实现小康越来越近了。

(责任编辑:张智萍)

赞赏

长按







































湖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pxzflzy/2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癌症患者忏悔90癌都是自找的,快来看
  • 下一篇文章: 要求医生有医德,你有病德吗
  • 最新文章
    1. 致敬2022轨道交通出海经典案例入
    2. 能场景联动才是真智能家居,一文带
    3. 自考每日一学金融学市场与市场营
    4. 英特尔AnnKelleher系统工艺协同
    5. 花西子全球首家线下旗舰店,开成艺
    6. 芭田新品获销售商一致认可,金牌店
    7. 莉莉丝米哈游都在用的出海营销模
    8. 英特尔显卡部门拆分,是英特尔GPU
    9. 被众多大厂看好的AIoT,发展机遇有
    10. 蚂蚁商联召开12月份采购主管级会
    今日推荐
    1. 惨不忍睹,女人,请爱护你自己吧宫
    2. 悦鉴植物二这里的春天,我想打包带
    3. 宫颈糜烂手术视频准备做手术的可
    4. 太黑了手术台上逼迫患者接受高价
    5. 多图丨让一让,校草来了
    6. 园艺花开不断的无尽夏是打造花园
    热点关注
    1. 惨不忍睹,女人,请爱护你自己吧宫
    2. 悦鉴植物二这里的春天,我想打包带
    3. 宫颈糜烂手术视频准备做手术的可
    4. 太黑了手术台上逼迫患者接受高价
    5. 多图丨让一让,校草来了
    6. 园艺花开不断的无尽夏是打造花园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