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区检察院获悉,今年以来,区检察院受理审查逮捕、起诉养老诈骗案件11件46人,涉案被害人近万人,涉案资金2亿余元,共追赃挽损余万元,受理电诈及关联犯罪提捕案件7件52人,批准逮捕1件42人。
区检察院聚焦“质量建设年”主题主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加快办案进度、提高办案质效、夯实普法阵地,以高质量检察履职筑牢反诈“防护网”,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为从组织上推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集团的打击力度,我院在第一时间成立了院党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形成院党组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孟卫红表示,该院还通过建立完善案件督导、信访对接、宣传联络、协同开展等各类机制,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规范指导和制度保障。
近日,记者梳理了区检察院办理的几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典型案例,以期震慑诈骗犯罪参与人,提醒广大群众提高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沉浸式普法深入人心
“我从银行取完钱出来,就遇到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过来搭话,说他刚买了社保,民政局免费办理的,还打电话叫来一个自称是民政局能办社保的龚老师,聊了一会龚老师说没带现金急需用钱,我看那个老头把钱借给他了,我也就借了,哪晓得他们是一伙的骗子哟!”近日,九龙坡区检察院在辖区多个银行门口开展打击养老诈骗普法宣讲行动,受害人张大爷在检察官的鼓励下,化身反诈宣传员,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帮助社区邻居提高反诈防骗意识。
年6月至7月,七旬老人欧某在九龙坡区陶家镇等地,多次以“认家门”、可以帮助办理社保等方式骗取被害人信任,继而由同伙龚某假扮政府人员并以买东西差钱、身上现金不足等理由向被害人“借钱”。成功后,两人打配合支开被害人并迅速逃离现场,以此手段骗取名老年被害人现金共计余元。
今年6月,经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龚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元;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欧某拘役5个月,并处罚金元。
判决下来了,但如何提升养老反诈意识,守好老年人的钱袋子,一直牵动着办案检察官的心。
“本案涉案金额虽小,但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重视养老保险、急切补办社保手续的心理,假借代办养老保险的名义,降低被害人的警惕进行诈骗,这样的行为不仅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为提高老年人主动防范风险的意识,区检察院以此案为契机,鼓励被害人化身反诈宣传员,开展一系列沉浸式普法宣讲活动。
“办理各类养老保险要到有关部门咨询了解具体政策,依法依规办理,切莫抱着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轻信他人‘有关系、走后门’的蛊惑,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活动中,该院通过播放防诈视频、悬挂横幅、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件,现场揭露诈骗分子“代办社保”“投资理财”“销售保健产品”等几种常见诈骗套路。
另外,该院工作人员还积极同在场的老年人子女进行深入交流,建议其多关心和提醒老年人,不给骗子乘虚而入的机会,共同筑牢养老钱的安全防线。
据了解,今年以来,区检察院先后到幸福岭老年公寓、邮电支路社区等地开展法治宣传10余次,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法治意识与防骗能力。
“除了持续深化线上线下的养老反诈宣传,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宣传与办案部门的一体履职。我们还将加大打击的力度。”区检察院检察二部主任郑静介绍,要稳妥推进公益诉讼,找准公益诉讼助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同时还要强化总结思考,找准养老产品虚假广告以及其他领域行业的监管漏洞,制发高质量的检察建议。
共同开展反诈宣传
“同学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仅关乎我们的健康成长,关乎校园的平安和谐,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稳定。我们不做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要做向上、自律、文明、有担当的青年。”为深入开展校园“两卡”犯罪综合治理,近日,区检察院联合高新区公安分局、虎溪街道办事处,协同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6所高校开展反诈法治宣传。
而这样的举措,源于一起真实的案例。
年10月,还在重庆某高校读书的何某受社会人员汪某(另案处理)的利益诱惑,使用自己的银行卡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pxzflzy/9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