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组合产品介绍| 组合产品发展| 组合产品优势| 组合产品市场| 组合产品前景| 组合产品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组合产品 >> 组合产品发展 >> 正文 >> 正文

富国基金唐颐恒日拱一卒,相信时间的价值

来源:组合产品 时间:2022-12-30

来源:点拾投资

导读:和富国基金的唐颐恒对话是一种享受,对于她的价值观和投资方法论,我深有共鸣,不过她用了更好的方式总结出来,整个访谈过程就像是和自己内心的一次对谈。唐颐恒讲到公司和商业模式,就会“两眼发光”停不下来,还时不时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各种图表,更形象地表达她的投资框架。不知不觉中,我们聊了三个多小时,不仅仅对价值投资有了更加深度的理解,也是对自己价值投资信仰的一次“洗礼”。

唐颐恒目前管理富国基金旗下承载“光荣与梦想”的明星产品——富国天益()。富国天益成立16年,成立以来已收获20倍回报,历任基金经理可谓“星光熠熠”。这个产品,涌现了2位基金公司总经理,现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都曾经亲自管理过富国天益,任期管理业绩名列前茅。十六年一路走来,富国天益穿越中国股市的数轮牛熊,业绩与口碑俱佳,对于接任者的人选可谓“千挑万选”,唯能力和价值观匹配者,方可接任。

年7月23日,唐颐恒正式接管富国天益,管理天益近一年以来,收益率达80.7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3.19%,超额收益达到57.59%。至此,自年6月15日成立以来,富国天益净值增长率高达.8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仅为.13%),成为基金业内为数不多的“20倍基”。(注:基金完整历史数据见文章底部)

唐颐恒和许多其他的价值投资者略有不同,在她的投资体系中,对于壁垒的研究是放在第一位的。她认为一个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要可持续,一定是不断投资了业绩增长可持续的公司,而这些公司背后大多有强大的壁垒。通过研究壁垒,能够更好的给企业定价,定价中避免了公司自身经营的周期性因素,在行业景气的起伏中穿越周期。

许多人说,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是不可能的三角,唐颐恒却有一些不同的做法。她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三种情况是可以兼顾的,那就是短期行业景气度不好或者出现黑天鹅的时候。她的投资组合长期会有一部分逆向投资的仓位,买入景气底部的好公司。她虽然偏爱好公司,但对于估值是有一定要求的,每次行业景气波动时就是获取好价格的好机会。

在组合构建上,唐颐恒也有很深刻的理解。她认为组合收益是β+α,通过组合中行业之间β的对冲,能比较好降低β波动对组合的扰动,让基金经理更好的专注在α上。行业均衡、个股重仓、低换手,这是她组合的特点。一个好的基金经理,收益来源要相对多元化。从历史归因看,唐颐恒有三分之一超额收益来自行业配置,三分之二超额收益来自个股选择。

日拱一卒,相信时间的力量,这是她的价值观。她相信投资框架是能不断进化和完善的。在她的投资历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持续的进步。包括行业上能力圈的拓展,组合管理的理解等等。

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唐颐恒的投资“金句”:

1、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相信时间价值,这是我投资中最核心的部分。

2、我觉得一个人的投资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合为一体的。

3、公募基金经理要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那么就必须建立对优质公司的定价能力,这是我们的主战场。

4、我研究的重心会放在对公司壁垒的研究,只有壁垒足够深的企业,业绩才是可持续增长的。从壁垒可以延伸到好生意,好生意的第一条就是壁垒极强,边际成本很低。

5、大家普遍的定价模式有根据盈利增速的PEG和基于公司ROE的,这两种定价模型都需要研究清楚一个公司的壁垒。

6、我喜欢把不同行业但商业模式类似的子行业放在一起看,就能够比较明显看到哪个是更好的生意。

7、我不参与没有α的β机会,因为纯β是判断价格,这个是很难做的。

8、行业景气度是我用来交易的方式,我喜欢在行业景气度不好的时候,逆向去买入好公司,这时候大概率能获得一个好价格。

9、投资组合的均衡能够解决收益率的质量问题,再通过对于公司壁垒的研究,解决收益率持续性的问题。我认为一个好的投资组合,要可预期,要可复制。

10、我的换手率一直比较低,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研究。我认为深度研究就是为了少交易,而少交易是为了关键时刻做重要的交易。

11、我自己的投资风格是:行业均衡、个股重仓、低换手。均衡对应剥离行业β,重仓代表对公司有相对深度理解,低换手是因为从长期视角做投资。

12、一个基金经理的业绩归因分析很重要,真实地面对自己,也让自己时刻明白要“知行合一”。

相信时间的价值

朱昂:你是怎么看投资的?

唐颐恒我觉得投资的价值就是要有价值创造的能力,每个投资者价值创造的方法多种多样。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是相信时间价值的,这是我投资中最核心的部分。我觉得一个人的投资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合为一体的。时间价值,不仅仅是我的投资方式,也是我的生活方式。

时间价值的核心是方向,只要方向是对的,慢一些没关系,如果方向是错的,可能越努力走得越远。日拱一卒,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就是我的价值观。慢即是快,我们研究时发现越是慢变量,越是关键变量,越是对未来产生深刻影响的变量。

投资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包括对公司的认知、产业的洞察和方法论的进化。我会有一个基本的研究框架,但并不代表这个框架是一成不变的,反而需要不断地优化和进步。此外,我认为方法论要跳跃很难,就像爬楼梯一样。我们能看到自己走到20层楼,但也是一层层从下面往上走的,很难直接就做电梯来到20层。

我觉得主动管理基金的不可替代性就在于对长期价值的理解和判断。我们看到越是短期高频的领域,量化相对主动管理越有竞争力,但是在越长期需要考验洞察力的领域,主动管理基金经理的价值就越大。

朱昂:那么你的投资目标是什么,以及围绕投资目标构建的框架?

唐颐恒我的投资目标有三点:1)长期有超额收益;2)超额收益可解释;3)超额收益可持续。

我的投资组合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构建的,在个股选择上,我希望站在高概率这一边,而不是高赔率,短期的收益会由风格和基本面两者决定,放在三年以上,可持续业绩增长是股票表现最重要的因素。市场风格是短周期的维度,可持续的超额收益来自可持续的业绩增长。

我的投资框架是价值成长,看重可持续的业绩增长。那么,我研究的重心会放在对公司壁垒的研究,只有壁垒足够深的企业,业绩才是可持续增长的。公募基金经理要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那么就必须建立对优质公司的定价能力,这是我们的主战场。定价能力的很大部分是对壁垒有深刻认知。我们看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大牛股,股价走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股价反复的过程中,就考验一个基金经理对公司定价的认知。

研究壁垒是把握可持续业绩的核心

朱昂:为什么你觉得研究壁垒那么重要?

唐颐恒建立对一个企业壁垒的认知会有三个好处:1)当这个企业出现争议下跌的时候,你敢于买入;2)这个企业在持续上涨的过程中,你能够拿得住;3)你能够用足够大的仓位去买。最终体现的结果是,在优质企业上能够买得多,拿得久,甚至敢于做一些逆向投资。

拉长时间看,价值投资者的收益基本都来自这些优秀公司的持续成长。价值投资者的换手率大多都是较低的,收益主要贡献是持股而非交易。

我认为对于壁垒的研究是可以不断积累的。我们从学校到工作那么多年的过程中,有许多书本上或者亲身经历的案例可以不断总结,许多公司的壁垒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这些答案可以融会贯通,研究A行业的经验可以复制到B行业,研究的案例越多,基金经理对于公司壁垒的理解就越深。

况且,如果一个基金经理能把不同类型的壁垒研究透彻,那么他大概率能管理比较大规模的产品,为更多持有人创造价值。否则,可能一个基金经理管理比较小规模的时候业绩很好,到规模扩大之后,就会受到影响。

一个基金经理也要有时间价值,我喜欢对自己成功和失败的投资都进行复盘,知道哪些地方是坑,以后就不要去踩坑。通过越来越多的经验教训总结,就能够把自己的超额收益能力持续下去。

基金经理自己也是研究员,而不是“交易员”,我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花在研究上。我自己觉得,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是能够在投资的“主战场”具有定价权,建立对于龙头企业壁垒的理解。这些龙头企业,大家貌似都很熟悉,但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些公司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常跟常新,不断把优秀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壁垒去做比较,形成穿透时间的洞察力。

建立对公司的洞察力,这是投资中很重要的点,很多公司定性判断做出后,最基本的投资判断已经完成,后续的跟踪只是不断验证和修正自己观点的过程。

我希望自己的组合就像一个马车,前面有10匹很强壮的马持续往前跑。这个马车开得慢一些没关系,但一定持续往前跑,要有时间的价值。投资最后就是回归到优秀企业的价值创造。

朱昂:你对壁垒有很深刻的认知,能否谈谈你会投哪几种壁垒?

唐颐恒我总结下来有几种比较强大的壁垒:

第一,品牌壁垒。这是最强的,也是最稀缺的。品牌壁垒代表一个企业的定价权,通常会决定影响ROE因子的第一个要素:净利润率。具有品牌壁垒的公司,通常出现在2C的行业。

第二,网络效应。许多商品之间的产品差异不大,那么就需要很强大的渠道能力,带来更大的规模效应,通常会决定影响ROE因子的第二要素:周转率。有些公司净利润率不是那么高,但是周转率很高,也能带来很高的ROE。

第三,成本优势。我觉得这是特别重要的壁垒,无差别的工业品得成本者得天下。无论是通过技术进步带来的利润率提升,还是通过规模和管理带来的费用率下行,最终体现为最低的边际成本,这是非常强大的护城河。当一个行业有超越GDP增速的回报率时,一定会有大量的资本涌入,低成本就成为保护高ROE的重要壁垒。行业周期的起起伏伏中,只有成本最低的公司能笑到最后,赚到超额利润。我们看到很多制造业龙头企业,全行业亏损时,他仍然有利润,不但能生存还能扩张,假以时日,市场大份额必然是他的。

成本优势是我非常看重的壁垒,我稍微展开说一下。比如说此次疫情的出现,带来了市场格局的重新划分,本质就是一次马太效应。在疫情来临时,我对公司有三大灵魂拷问:1)疫情结束后,这个行业的需求会不会消失;2)疫情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现金流抵御;3)疫情结束后,市场格局是否会优化。如果这三大问题的答案都是Yes,且长期估值合理,那么疫情的短期景气受损就是逆向买入优质公司的时候,许多龙头公司靠的就是成本优势。

不仅仅在制造业,在消费品行业、金融行业和科技行业也是一样的,单位成本最低,就是核心竞争力。成本优势有多种形态,比如说金融里面的银行和保险龙头,都是单位成本最低的;互联网里面的一些巨头公司也有流量成本优势;制造业里面有一批“价格杀手”,成本也是最低的;还有操作软件领域的切换成本,别人要获得用户的成本是很高的,而自己边际成本几乎为0。

从壁垒可以延伸到好生意,好生意的第一条就是壁垒极强,边际成本很低。

朱昂:你研究壁垒的出发点,是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好生意?

唐颐恒研究清楚一个公司的壁垒,才能真正给这个公司定价。大家普遍的定价模式有根据盈利增速的PEG和基于公司ROE的,这两种定价模型都需要研究清楚一个公司的壁垒。

PEG估值体系建立在根据公司的业绩增速G,给予一定的回报。但是这里面的问题是,要研究这个G能不能可持续。可持续增长其实和壁垒相关。假设公司的G只和行业需求有关,那么在需求旺盛的时候会有竞争者涌入,壁垒不够高会导致增长G变得不可持续。

同样,在ROE估值体系中,核心逻辑是高ROE对应高质量的公司。事实上,投资一个公司最美妙的阶段是ROE提升的过程。大部分时候,在这个阶段中大部分人对于公司的感知度没有那么强,等ROE到了高位的时候,却开始对公司产生兴趣。这时候如果对壁垒没有深刻的研究,有可能买在公司ROE的高点,接下来可能出现下滑。理解壁垒,就能把握持续的高ROE投资机会。

我喜欢投资恒星,而不是流星,短期业绩增速没有那么重要,可持续性是最重要的。从DCF估值模型看,永续增长部分对估值的影响最大。

这也是为什么在我的投资框架中,对于壁垒的研究放在了第一位,其次是行业成长空间,第三才是估值以及行业景气度。

同店增长是消费渠道行业核心指标

朱昂:你的框架中最看重壁垒,有些行业天生不容易产生壁垒,有些天生就是同质化的产品,会不会在个股选择中,像类似于消费品这样的行业“偏科”?

唐颐恒不会的,壁垒对于每个行业都是一样的,真正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司很少。大家说消费品要建立品牌力的壁垒,可是真正有品牌力的公司是很少的。大部分消费品依靠的是网络渠道优势和规模效应的差异,渠道力比品牌力更重要。我们今天看到的品牌力,更多是一种竞争胜出之后的结果。

我喜欢把不同行业但商业模式类似的子行业放在一起看,做跨行业比较,就能够比较明显看到哪个是更好的生意。比如说消费服务行业,涵盖了医疗服务中的医疗美容、牙科、眼科、体检、药店,消费品服务的超市、家电卖场、零售门店等等。那么我们看到消费服务不同子行业的最大差异体现在一个核心指标:同店增长。

这里面的同店增长排序是:医疗美容、眼科、牙科、药店、零售门店、家电卖场、超市、体检。这样一个比较,就能看到同为医疗服务,但美容、牙科、眼科和体检,生意是有差异的。眼科是好的生意,同店增长快,而且不依靠医生,能够靠设备推动增长。同时他的单店模型里,设备使用周转率是可以提升的,这是其他生意没法比的优势,比如医生的时间就是瓶颈。医疗美容虽然同店增速最快,但是对于医生的依赖度很高,复制性较弱,市场集中度就很低。当然,不同的同店增长,也可能是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目前还是要份额的阶段,势必用价格策略。当某一天,龙头的份额足够高时,定价权也是可以体现的,那时我们从同店增长率这个数据也可以观察到。另外,低内生增长的公司,如果是低基数阶段,外延增长可以持续较高,也是很好的投资。

通过比较,就能告诉我们,哪个是比较好的生意。我入行的时候是研究纺织服装行业的,当时就发现服装中最好的生意是运动服饰,海外龙头公司起步的市场份额就是20%。而女装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辛苦的生意,最大的公司份额也不会超过1%,永远是白热化竞争。

我最喜欢投资的生意是大行业+高份额,这样大概率能诞生长牛股。

朱昂:你提到的同店增长指标,很有意思,能否再展开讲讲?

唐颐恒对于渠道类的公司,同店增长是核心指标,是企业内生增长的源动力,从中也能看到不同子行业的商业模式本质。前面提到的各类子行业同店增速,为什么医疗服务里面的细分行业排名那么靠前?背后的原因是这个行业是买贵不买便宜,属于通胀受益,不是通胀受损。

我们看同店增长,可以分解为两个驱动力:P(价格)和Q(数量),总量就是P乘以Q。那么我们就从商业模式上,找到这两个驱动力的根源。2C的医疗服务就是大家愿意用贵的,不愿意用便宜的,推动P的增长。医疗服务还有技术驱动的因素,也能带来服务品类扩张和价格的提升。所以医疗服务的同店增长主要来自价格P的提升,用户数Q的增长反而是个位数的。

当然,我最喜欢的是P和Q量价齐升,双轮驱动的公司。

内生增长能力强的公司才有定价权

朱昂:内生增长才代表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表面去看公司的业务规模和增速?

唐颐恒渠道类公司的增长,分为内生的同店增长和外延开店扩张。所以在我的研究中,渠道类企业我不是只看收入和利润增速,而是要把同店增长和外延扩张都分拆出来。我喜欢同店增速高的公司,也就是内生增长强的公司,因为只有内生增长才能带来可持续的现金流。内生增长比较低的公司,为了维持较高增长,必须依靠外延式扩张,这是否会持续不断的投入,是否会持续的现金流紧张,是否会持续的外部融资,是否会持续低的ROIC,这大概率都不是好生意。一个企业内生增长的能力,能够体现其是否具有很强的定价权。

我希望组合里面好生意的占比更高,这样组合的韧性就比较强。

朱昂:你前面提到通胀逻辑和通缩逻辑,能否具体讲讲?

唐颐恒通胀逻辑就是价格能够不断提升的逻辑,比如说消费品、消费服务、云端的Saas服务、一些金融终端服务等,每年都在涨价。通缩逻辑的典型例子是电子行业,受摩尔定律影响,价格永远在下降,这种行业只能靠量的提升,背后对应很大的资本性开支,现金流会比较差。还有一些制造业,也是通缩逻辑,价格会不断下跌。但是价格下跌不代表没有好公司,我们更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pxzflzy/9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鲁商发展护肤品打造玻尿酸富勒烯组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1. 富国基金唐颐恒日拱一卒,相信时间
    2. 鲁商发展护肤品打造玻尿酸富勒烯
    3. 乐普医疗300003创新产品组合高速
    4. 500个品牌案例如果不是三宅一生
    5. 基于7个案例,分享我对提示信息设
    6. 组合,为设计带来更多惊喜艺术与设
    7. 结构化金融产品有哪些上
    8. 银保监会央行现金管理类产品不得
    9. 阿桂小语推广策略的组合应用68
    10. 榜单公布绿点中国2022年度案例
    今日推荐
    1. 惨不忍睹,女人,请爱护你自己吧宫
    2. 悦鉴植物二这里的春天,我想打包带
    3. 宫颈糜烂手术视频准备做手术的可
    4. 太黑了手术台上逼迫患者接受高价
    5. 多图丨让一让,校草来了
    6. 园艺花开不断的无尽夏是打造花园
    热点关注
    1. 惨不忍睹,女人,请爱护你自己吧宫
    2. 悦鉴植物二这里的春天,我想打包带
    3. 宫颈糜烂手术视频准备做手术的可
    4. 太黑了手术台上逼迫患者接受高价
    5. 多图丨让一让,校草来了
    6. 园艺花开不断的无尽夏是打造花园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