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洪磊推动私募基金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认为,我国私募基金为创新资本形成提供重要支撑,虽然私募基金行业治理取得重要突破,但仍存在若干突出问题,要完善现代行业治理,推动创新资本形成。年10月31日,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总纲领。年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再次强调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与奋斗方向。推动私募基金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的重要保障。我国私募基金得到长足发展,为创新资本形成提供重要支撑年以来,我国私募基金活力迸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获得长足发展。截至年三季度末,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44万家,管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4万只,管理规模2.46万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79万只,管理规模8.48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只,管理规模1.09万亿元。年前三季度,私募基金投向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本金新增亿元,相当于同期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2.4%。截至年三季度末,私募基金投向中小企业项目6万个,在投本金2万亿元;投向高新技术企业项目3.1万个,在投本金1.3万亿元。互联网服务等计算机运用、机械制造等资本品、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原材料、半导体、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与服务等产业升级及新经济代表领域成为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布局重点,在投项目5.5万个,在投本金2.7万亿元。年三季度末与年末相比,私募基金投资于生物科技的在投案例数和在投本金分别增长21.7%和26.5%,投资于信息技术服务的在投案例数和在投本金分别增长18.2%和23.1%,投资于半导体的在投案例数和在投本金分别增长38.5%和25.4%。截至年底,7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私募基金投资61家,投资本金合计亿元,在投规模亿元。创新资本形成离不开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也离不开外部资本的支持。从全球经验看,以活跃的股权投资和强大的资本市场为主的创新资本形成体系整体上优于以银行信贷为主的创新资本形成体系,并且导致创新发展路径和综合创新能力上的显著差别。例如,德国、日本借助银行体系与中小企业之间形成的深度融合传统,在成熟产业和已有企业的技术革新上得到长期资本的有力支持,而美国凭借强大的股权投资力量和发达的资本市场在根本性的技术创新上获得了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引领科技革命的道路上走在了最前沿。20世纪70年代后,纳斯达克市场的兴盛为私募股权投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土壤,私募股权投资活动空前活跃,对美国创新资本形成和创新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我国银行体系基本完成从指令性信贷向市场化信贷的转变,但是在信贷机理上,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缺少稳定的信用机制,商业银行的低风险偏好和抵押品偏好对中小企业融资构成根本性障碍。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是促进创新资本金形成的重要工具。从微观层面看,在企业发展初期,由于收入利润有限,成长不确定性大,一般缺少抵押品和历史信用,很难得到信贷资源,更加需要承担风险的资本金支持,增强企业再投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缓解信贷约束,促进债务型资金进入中小企业。从宏观层面看,活跃的股权创投基金与广泛的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能够全面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让产业创新乃至产业革命提前到来。私募基金行业治理取得重要突破,但仍存在若干突出问题过程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但行业信用立身、信用自治仍未实现经过近六年的自律发展,私募基金行业过程信用体系逐步建立,整体信用水平明显提升。在登记备案方面,年“二·五公告”后,新申请登记机构数量回归常态,正常展业率明显提升,持续稳定在80%以上,新备案产品数量和备案规模持续增长。年12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以下简称《登记须知》)发布,强化底线审核和经营异常管理,主动放弃登记申请和主动注销登记的机构数量明显增加;年12月,《登记须知》更新,明确股东真实性和股权架构稳定性要求,严控倒壳行为,严禁股权代持,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jj/1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