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投资者》一书是证券投资实务领域划时代的一部著作,年首次出版,被奉为“股票投资圣经”。
本书从投机和投资的区别开始,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应当遵循的一些原则,全面体现了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思想,为普通投资人在证券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精华分享本期分享目录一、格雷厄姆是谁?
本杰明·格雷厄姆(~年),美国经济学家、投资思想家、投资大师,“现代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
格雷厄姆生于伦敦,成长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格雷厄姆不仅是沃伦·巴菲特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导师,而且被巴菲特膜拜为其一生的“精神导师”。
但其实他带出来的学生远远不止巴菲特一个。比如还有创建了著名的红杉基金的比尔·鲁安,28年里年复合收益率21%的沃尔特·施洛斯,15年里年复合收益率20%的汤姆·拉普等投资界大师。
在投资界,格雷厄姆可以说是理论加实践者,既创建了著名的投资理论,而且还通过自己的投资实践赚到了很多财富。
他年20岁的时候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之后在华尔街做研究员,撰写研究报告,25岁时年薪已经达到60万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现在在美国一年赚万美元——对一个25岁的年轻人来说,可谓是非常惊人的。
年,他和纽曼组建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不过随后遭遇了年美国经济危机和股灾,几近破产。格雷厄姆为了维持生计和公司,不得不回到母校教书。在那里,他反思了自己的投资问题,并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大卫·多德在年合著了第一部经典著作《证券分析》,到年的时候,出版了第二部经典著作《聪明的投资者》。
在学校教书的时候,格雷厄姆见到了还是学生的巴菲特。巴菲特非常认同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并最终进入到格雷厄姆的公司成为一名员工。一直到年,格雷厄姆退休关闭了他的公司,巴菲特随后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并接纳了原来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客户,开始了自己的“股神”之路。
二、梳理原则,按能力投资
我们都知道,投资做的好的人,一般都有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论。格雷厄姆自己也有三个很重要的理念:
1、内在价值:要分析股票背后公司的价值。
2、安全空间:在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投资,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安全空间。买安全空间大的股票。
3、市场波动:正确理解市场波动。股市从短期来看是“投票机”,从长期来看则是“称重机”。
很多人以为投资就是冒险,可是恰恰相反,投资最重要的就是管理风险,资金安全是第一位。
很多人忧愁没有本金,或者本金太少,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待投资,不完全是按照资金来做投资,而是按照能力投资。
——投资者应买入何种证券以及追求多高的投资回报率,不能以个人的资金多寡为依据,而要看自己在金融方面的能力,其中包括知识、经验和性格等。
本金少的时候,亏损相对而言也会少一些,但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积累自己的投资能力:
先做投资练习,然后再实战
格雷厄姆建议投资者首先要练习,正如优秀的运动员和音乐家在每次实际表演之前的练习和排练一样。他建议,投资者首先花一年的时间去跟踪和挑选股票,但并不是真的去投资购买。
在实际投资之前对你的技巧进行检验,你即使犯错也不会造成任何实际损失,并且还能避免形成频繁交易的习惯,将自己的方法与那些优秀货币经理的方法进行比较,了解哪些方法是有效的。最为有利的是,跟踪你所有股票挑选的结果,将使你不会忘记,你的一些预感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这将迫使你既向成功者学习,也从失败者身上吸取教训。
对比结果,再做选择
一年之后,将你的结果与标准普尔指数基金进行对比,看情况如何。
如果你不喜欢这项试验,或者你的选择结果很差,这也没有什么损害,这说明个股选择的做法不适合你。
如果是这样,那就去挑选一家指数基金,不要在股票选择上浪费时间了。
如果你很喜欢这项试验,并且获得了足够高的回报,就可以逐步建立股票组合了。
但是,这一股票组合在你的整个证券组合中的比重不能超过10%(将其余资金投入指数基金)。而且要记住,如果你对此不再感兴趣,或者你的回报变得太差的话,你可以随时停下来。
三、投资与投机的区别
要学习投资,首先要搞清楚投资与投机的区别。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不满足这些要求的,就是投机。
投资与投机的区别,主要看三个方面:
1、看有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很多人只是单方面听从所谓专家的建议,就算不上投资。
2、看能否确保本金的安全,巴菲特就非常强调保住本金。
3、获得适当的回报,我们都知道投资收益越高,风险就越大,所以在收益率方面我们不能有过高的追求。
投资者和投机者之间最现实的区别,在于他们对待股市变化的态度。
投机者的主要兴趣在于预测市场波动,并从中获利。
投资者的主要兴趣在于按合理的价格购买并持有合适的证券。其实,真正的投资跟做生意差不多,我们投入本金以后,是希望这单生意能够产生持续的、合理的利润,而不是期待有人愿意花更高的价钱买走这盘生意。
——一门好生意,你是一定不会愿意转卖给别人的。
企业的利润一定是来自于持续经营。同样,投资回报,也一定是来自于长期投资。
投资成功的秘诀在于你的内心。如果你思考问题时持批判态度,并以持久的信心进行投资,你就会获得稳定的收益。通过培养自己的约束力和勇气,你就不会让他人的情绪波动来左右你的投资目标。
说到底,你的投资方式,远不如你的行为方式重要。
四、做一个聪明的投资者
获得巨额财富需要极大的胆识和谨慎,当你一旦拥有大量财富,则需要有十倍的智慧来留住它。
——内森·迈耶·罗思柴尔德
短命的乐观使股票过于昂贵,不合理的悲观使得股票过于廉价。
而聪明的投资者往往扮演的是现实主义者,他们不会被这种市场情绪所操纵,他们敢于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并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
这里所说的聪明的投资者,并不是指精于算计或者是智力超群的人,而是那些能够洞察投资市场的变化,同时又不受外界消息的影响,能够独立做出投资决策的人。
一个真正的投资者必须具备的两个能力:企业分析能力+将决策与情绪隔离开的能力。
要成为一个聪明的投资者,有两种做法:
1、对一组由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构成的动态投资组合,进行不断的研究、筛选和监控。
2、以某种自动的方式,创建一个恒久的投资组合,不再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这会显得有些枯燥)。
格雷厄姆把第一种做法,叫做“积极的”或“进取的”的方法,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被动的”或“防御型的”投资策略,无须花费多少时间,但要求投资者始终不为市场喧嚣所动。
正如投资思想家查尔斯·埃利表明的那样,积极的方式是劳心费力的,而防御型的方式则要求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你时间充裕,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像一个球迷一样乐此不疲,而且对智力挑战颇有兴趣,那你不妨采用积极的路线。
如果你总是觉得太过匆忙,渴望简单的生活,且不愿为金钱操心,则较适合被动的投资方式。
有些人也许更愿意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从而创建一个以积极为主被动为辅的投资组合;反之亦然。
这两种方式同样明智,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均可取得成功。
但前提是,你必须对自己有深入的了解,从而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并在自己的整个投资生涯中坚持下去,而且善于控制自己的投资成本和情绪。
格雷厄姆对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的区分再次提醒我们,财务风险并非只存在于大多数人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yw/10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