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www.kstejiao.com/本篇在底层创新方法、如何培养创新力的基础上,扩展到通过标准模型进行规划性的创新,具体两种方式分别是“横纵创新”和“部分截取”。更多解读请看正文。一、模型标准化联想和想象,这种底层创新逻辑的局限是“没有规律、无法预测: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不定时、不定方面地突然出现,基本上和你正面临的问题不大相关,不知道能不能用、管不管用,更别提通过这种创新去解决当前问题、并为商业创造价值。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一种凭感觉、靠运气的创新”,我们做事情不能靠天吃饭、靠运气成功。所以本期要引入“模型标准化”:通过构建模型实现“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创造出适合的创新”。同时,标准化的本质就是构建模型,算法是模型、产品构建是模型、社会交易是模型、语言其实也是一种模型。并且,越底层的模型的迁移性越强,工程的问题、商业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人类的问题,归结到最底层时,模型都是一样的。同时,思维模型远比算法模型重要,思维是“法”、算法是“术”,更高级的还有个叫“道”的东西。现在要介绍一个通用模型来实现模型标准化——“自动化模型”,由3个主要环节构成了完整的流程,“输入”、“过程处理”、“输出”。简单地来讲:(1)对一件事情,输入是背景,过程处理是你做的事情、要做的动作,输出就是最终的结果“是否完成”、“完成效果”、“对目标对象产生了哪些效果”、“服务对象评价”等;(2)对于一个功能,输入是你要实现的事情(事情的背景与现状),过程处理是你走的那么多步骤,结果是最终实现的效果;人们通过输入、过程和输出进行随意组合,来描绘所能看到的事情;(3)对于一个组织,输入就是组织的愿景、价值观,过程处理1.1是组织的第一个业务方向、过程处理1.2是第一个业务的第二个小方向,还会存在过程1.3、过程1.4,不断地丰富已有业务。但无论如何丰富,最终要有服务对象和服务结果(效率、商品、需求升级),以及反馈过程,形成闭环、不断精进向前。举例“寄快递”,我们把寄快递这个最普通不过的事情做成模型来讲述如何进行结构化创新。构建一个情景,工程师A疫情期间在公司值班,校区老师给A打电话让他帮忙把老师们常用的录课设备发过去,要在3天之内到达。现在开始将事件按照自动化模型拆解:下达需求(输入)确认设备(过程1.1)、选择快递并下单(过程1.2)、快递取货、成功寄出(过程1.3)对方反馈快递到达(输出与反馈)拆解自动化模型中每个过程的关键因素:输入环节包含3方面关键对象:1全套设备、2时间范围、3完好无损(选择快递和邮寄方式)。过程1.1确认设备,确认对象布置任务者,但是,他也不知道、他只是说出来他的需求,需要同样啥也不知道的攻城狮A完成(这故事似曾相识)。此时拆解1.1的关键因素“关键人物”,常拍课的老师?行政?最终是与事情相关度最低的行政帮助工程师A完成了设备确认这步。过程1.2选择快递,正常默认顺丰快递安全又快,但结果顺丰没有物料无法邮寄(看来疫情期间快递的量不少啊)。继续拆解关键因素(快递商家),更换邮政、圆通等,也没有物料了。最后,真是神奇了,快递界中竟然有个叫“京东物流”的,感谢东哥。在1.2中,关键因素有误,快递商家定位不准,凡能够满足需求的都是在关键因素内,所以要重新定义关键词“快递物流”。过程2.1(备选方案)购买设备,这是为了满足需求,将需求中设备来源拆解,在1邮寄设备的主线上开辟了第二战线,但是由于价格(成本)相对于原有方案过高、收益无法成指数倍提升等原因、放弃。输出(结果),完整的设备、在规定时间内、完好到达。这个事情告诉我们,遇到问题不要慌,静下来用自动化模型把流程和环节中的核心要素梳理一遍,把潜在的环节和要素发掘出来,这些很有可能就是你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更关键的是你的知识层面,因为任何构成整个事件的流程和要素都是从你的脑袋里提取的,你只能想到你知道的事情!二、横纵创新什么是横纵创新法?对于输入、过程和输出等几类环节的连接方式进行改变叫做横向创新,对于环节中包含的关键因素进行改变叫做纵向创新。过程就是上面环节中的确认全部物品、选择快递下单,关键要素就是确认全部物品过程中向谁确认的那几个目标对象。简单说,横纵创新就是在“自动化模型:输入、过程、输出”的基础上,将“过程不断丰富、分解每个环节关键因素,并根据新分解出来的关键因素丰富原有过程或引入新过程”。把平时画的流程图,保留核心需求、留下满足核心需求的处理过程以及最后结果,最后就是自动化模型。此时将核心需求拆解细分出因素,引入新的处理过程来满足新的因素,甚至因为需求的丰富而引入并行的处理过程,这就是横纵创新。在上图中,过程1.1确认设备出现了3个关键因素、确定了一个之后才走过程1.2确认邮寄方式,同样在1.2中出现了多个关键因素,也需要走通之后整体才能到下一个闭环。仔细一看,每个小闭环中展示的也是标准化模型。到下达任务的关键因素相机来源发生变化的时候,构建了过程2.1来处理相机来源因素变化到购买的新需求。可能这个例子过于简单生活化。但横纵创新模型的普适性,导致了横纵创新模型广泛运用。来一些例子证明横纵创新的微妙之处:举例(1)(功能案例)截图笔记现在比较火的在线教育,基本所有的直播都有这个功能。截图笔记这个功能的需求来源(输入)是“学生需要笔记、需要讲课的图片”。但最初的时候我们只说截图,早期的时候直播间并没有一键截图,我们都是用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zy/10838.html
上一篇文章: 量子芯片再成焦点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