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作为健康险市场的C位担当,重疾险撑起了一片天,新单保费规模一度超千亿。
然而,随着近年寿险代理人队伍规模的缩水叠加疫情冲击、新旧定义切换期炒停售透支客户需求以及客户购买力不足等综合因素影响,重疾险告别了昔日的高光,逐渐被惠民保、百万医疗等为代表的医疗险反超。
从整个人身险市场维度看,在利率长期下行的大环境下,增额终身寿等储蓄型保险产品成为业界宠儿,反观重疾险的存在感则更加黯淡,新单保费已连续五年下滑。
重疾险的拐点何时到来?一切尚不得而知。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已经出现,即在监管力推寿险业防范利差损风险,引导降低利率水平的背景下,重疾险这一高价值、保障属性强的产品再度得到很多险企的重视。
『A智慧保』注意到,为了更好地推动重疾险销售,同时提升产品的吸引力,部分险企积极尝试“重疾险+万能账户”这样的搭配组合。与此同时,围绕重疾险,一些险企还额外提供长期护理、重疾康复等增值服务,这折射出行业主体已逐渐提升对重疾险的战略重视。那么,重疾险能否重回升势,还有哪些创新空间?
01
防范利差损风险下
保障类业务重回战略视野?
随着利率的长期下行,险企投资收益下滑,防范利差损风险已成为保险业的高频词,亦是年的重点监管方向。
对于防范利差损风险,一个明显的动作是,保险产品的利率水平不断下调,诸如去年普通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从3.5%下调至3%;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从3%降至2.5%,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的上限也从3%降至2%。
进入年,降利率的基调仍在延续。今年年初,监管部门就对多家人身险公司进行窗口指导,要求自年1月起,万能险账户结算利率不得高于4%,6月后进一步下调至3.8%、3.5%两个上限档位,其中部分规模较大及风险处置的机构需要压降至不超过3.5%。
如此不难看出监管防范利差损的决心,这也倒逼险企开始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zy/1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