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起初雪球哥是不信的。不过不管有没有买过私募,大多数投资者都可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那就是私募是万起投。然而,去年平安和招行纷纷推出了“私募定投”服务,并将认购起点降至40万元,打破了投资者对于私募百万门槛的认知。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私募基金虽然收费高,但因为对基金经理的业绩激励更为明显,头部私募产品的回报率相当可观,高毅、景林、少数派等知名私募机构都拥有一大批忠实拥趸。为什么招行、平安发布的这些私募产品40万就可以买?雪球哥在查阅资料和询问业内人士后发现,原来这是真的。40万起投门槛私募产品的出现,主要是源于前年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一、此私募实为混合类资产管理产品雪球哥研究之后发现,招行等银行渠道此前推出的“私募定投”服务的产品实为混合类资产管理产品,而不是大家熟知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而根据《资管新规》,购买此类产品门槛最低正是40万元。为了廓清资管行业和资管产品本质,并对刚兑和资金池概念进行界定,为后续资管行业规范设立标准,《资管新规》在18年正式发布。在《资管新规》中,明确了几个不同类别资管产品的投资门槛,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的情况。我们来看看具体是怎么规定的。首先《资管新规》根据不同资产管理产品投资性质的不同划分了几个类别。区分的核心依据是某类资产的占比是否达到80%,比如一个资管产品投资债权类资产(存款、债券等)比例不低于80%,那就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如果投资权益类资产(股票、未上市公司股权等)比例不低于80%,那就是权益类产品。如果投资于任一类资产的比例都未达到80%,那就是混合类产品。举例来说,一个投资78%的股票类资产,12%的债权类资产和保有10%的现金的资产管理产品,就属于混合类产品。对于上面提到的不同类别的资产管理产品,《资管新规》明确了不同的投资门槛。首先投资私募产品的都得是合格投资者,然后投资于单只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要求依然是不低于万元。而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和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分别是不低于30万元和40万元。市面上宣传的那些40万买“私募”的产品,基本都是各类资产仓位均不超过8成的混合类产品,平安和招行推出的“私募定投”产品,大体都是此类。因此,所谓的“降低门槛”只是因为产品类型不同而起投金额不同,而并非投资私募产品的门槛降低了。二、什么是资产管理产品?和私募基金有什么区别?虽然都是面向合格投资者的产品,但资产管理产品,私募基金产品的区别很多人应该都不清楚。这些产品在投资选择上有蛮多差别,不过核心差别还是发行的主体不一样,它们本质都是金融机构或私募基金管理人将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专业投资的工具。私募基金的发行主体是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包括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等。而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主体主要是公募基金、券商、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金融机构。正是因为有那么多机构都拥有发行资产管理产品的资格,所以在挑选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认清所选产品到底靠不靠谱。三、为什么混合类资产会成为香饽饽?前面说到了,招行和平安此前发行的40万“私募定投”服务产品都是混合类的资产管理产品,这也是现在市场上比较受到追捧的产品。为什么呢?一是因为这类产品的收益风险比较高,二是因为这类产品较为符合投资者的需求,40万就能拥有一个大咖私募组合。先来说说第一点:收益风险比不管一个资产管理计划如何取名和宣传,其投资的底层资产和逻辑决定了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属性。最近时不时都会出现一些新闻,比如**信托爆雷,**资管爆雷,就是因为这些产品在投资的时候购买了一些高风险的产品,比如承兑汇票,衍生品之类的产品。年的《资管新规》出台后有了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禁止资管计划投资于非标产品。目前,市场上非标资产的收益普遍比标准化的要高,但风险也更大。因此限制投资非标,也就降低了固收类和混合类私募产品的投资风险。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风险下降了,收益自然也不会太高,所以固收类的资管产品的吸引力也就下降了。那么对比之下,混合类资管产品在新规之后就脱颖而出了。混合类产品,只要子基金优秀,则可以较大程度做到两者平衡,具备较好的收益风险比。一些机构发行的FOF类资管也多是这种类型,以多个明星私募产品为底层资产,构建一个具备很好收益风险比的资产组合。总得来说,混合类资管产品的优势是:相比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类FOF”,它的投资门槛金额降低了;相比较“固收类资产管理计划”,它能够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提高收益的可能性。再说第二点:符合投资者需求,40万就能拥有一个大咖私募组合混合类资管产品有个好处,就是投资40万就能拥有一个大咖私募组合,相当于同时买入了多个优质的私募产品了。而一般情况下,投资者自己想做一个私募组合,至少得数百万。近年来随着国内资管行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批既有名气又有业绩的私募机构,比如开头提到的高毅,少数派,还有成长于雪球的希瓦和进化论等,邱国鹭,周良和梁宏这些知名基金经理的理念和实力更是扬名在外。混合类资产管理产品的出现,让投资者可以只通过投资一只产品,就能同时让多名知名私募基金经理帮你管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zy/11350.html
上一篇文章: 家庭医生来了,你签约了吗环球网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