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的研究迄今已有百年,在近三十年内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史研究的学术热点,涌现出众多杰出的研究成果。
本期荐书遴选七部有代表性的医学/医疗通史著作,分别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中国医史》《中国医学源流论》《中国医学史略》《中国医药与治疗史》《中国医学文化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
廖育群、傅芳、郑金生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年
推荐人:李盼飞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医学史博士研究生
推荐理由:《中国科学技术史》是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领衔主编的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界近60多年来仅见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大型著作,全书计划30卷,最终出版27卷。《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以下简称:《医学卷》)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大卷中的一卷,由廖育群、傅芳、郑金生三人合著完成,年出版,已22年有余。
全书基本按时间顺序安排;分为先秦、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及中外医学交流六篇,共二十六章,书中以确凿的史料为基础,深刻论述了医学的起源及发展,全面评价了历代的医学流派及典籍,生动记载了著名医学家的业绩和学术思想。这是我国医学史方面的一部总结性著作。
《医学卷》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医学史佳作,值得反复阅读,学习其中蕴含的医学史研究思想以及方法。首先,整本书对史料的解读是建立在非常客观、冷静以及批判的基础上,这是整本书最大的特色。如对《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考证,虽然多数人认为《黄帝内经》非一时一人之作,但是在成书年代上大多数研究者还是希望将主体成书时间定在战国末期(唐王冰加入的内容除外)。《医学卷》在《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问题上,并没有去争论成书的具体年代问题,而是将《黄帝内经》创造性的分为古本《黄帝内经》和今本《黄帝内经》,并以充足的证据论证今本《黄帝内经》提出的合理性。
再如,对于华佗的外科成就,多数医学史著作将华佗视为能够施行开腹手术的高明大夫,但是《医学卷》进行了客观地分析。华佗开腹手术普遍引自陈寿《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以及裴松之(~)注《三国志》(完成于)时引用的《华佗别传》(著作年代不详)。《医学卷》认为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是编撰《魏书》的重要材料,故其可信程度远远高于裴松之所引《华佗别传》。粗看两例虽然均言“破腹”,但第一例并未详细介绍疾病性质与定位,因此不能排除所施手术为腹部皮下脂肪瘤、纤维瘤切除术(未进入腹腔)的可能性。第二例明言脾脏腐坏、以刀断之,则肯定是腹腔内手术,但如此更能说明华佗神技的病例却未被陈寿引述,说明《华佗别传》中难免已经包含了想像发挥的成分。复杂的内脏切除手术,不仅仅需要一定的麻醉技术,而且还必须具有相当水平的解剖知识、止血技术、灭菌措施、输血与抗休克保证、手术器械等条件。所有这些,似乎不是由某一个杰出人物在短短的一生中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在相当长的手术疗法实践中逐步积累才可能达到的。就整个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看,这些要素恰恰是最薄弱的部分。在华佗以前的医学史料中,实难找到此类复杂手术的知识积累;其后亦只能看到“金疮(矛箭所伤)肠断”吻合手术的记载,而且明确指出:“肠一头见者,不可连也”;只有“肠两头见者”,才可“连续”,并推人腹腔。说明当时并没有打开腹腔寻找另一断头的能力。
其次,《医学卷》摆脱了以往研究科技史(当然也包括医学史)那种只“绍述前贤”的成就史,以及过度“拔高”古代科技成果的研究方法,开始实事求是地分析医学史内在的发展逻辑。传统医学史研究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zy/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