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季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数年份,梅雨期持续20~25天,长的可达一个多月,短的只有几天。又因为在此时,气候特征表现为温度高、湿度大、风速小、光照奇缺,器物易发霉,所以又称“霉雨”。 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比如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农谚说:“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这时出现的迟梅雨降雨量一般会相当集中。江南地区大家每年经历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指“旱黄梅”,“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标志着春季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强盛,常在江南和上海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对峙,以致形成清明时节雨水偏多,与现在季节经历的“黄梅”季节不同。 记得还是年青的我们就有位同学常常自嘲我们的海军官兵,取其谐音形容为著名诗(湿)人,是啊,何谓水兵,水兵就应该不怕雨,倒也比较贴切地表达了我的感受。在雨中的人们常常会聊发诗情画意,我也很喜欢在细雨朦胧的洒落中,去体念雨过天晴后带来别样清新的空气,别样悠闲的心情!对于习惯享受雨雾的人来说,雨丝淅淅沥沥、滴滴答答,犹如淡淡的音符、悦耳的琴声,悠扬而动听,朦胧而动人!走进初夏的梅雨如孩儿的脸,忽阴忽晴,没有夏日雷雨那么酣畅淋漓,也没有潇潇秋雨那么落寞忧郁,有的是无休无止的缠绵。初夏的梅雨绵延十几日似乎在惦念着春逝的柔情,缠绵着久久不愿离去。如果说春雨就像花季里妙龄女子,那么这场行程远未终结、淅淅沥沥的梅雨,总会在初夏时节应约而至,倒像是经过了冬日山盟海誓后的一对恋人,在初夏时节里缱绻难分的恋情。“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她静悄悄低调而来,还是这个时节,还是熟悉的雨! 此时的江南是空灵的,江南水乡初夏的大地也是喧闹的。六月江南的梅雨季常常出现在芒种节气刚过不久,何谓“芒种”,芒种又被称为忙种,预示着农民即将开始忙碌在田间。芒种顾名思义是芒夏熟作物成熟和耕种的最忙季节,芒种后即进入初夏梅雨季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对水稻插秧十分有利。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的关键期,“春争日,夏争时”,“争时”是对这个忙碌时节的最好诠释,可谓芒种时节“插秧忙”。 俗话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播下希望的种子,才会有丰收的喜悦,播种是收获之母。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人都渴望得到收获,却缺少抱有播种的心态。要知道播种行为,我们才能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才能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才能收获命运。当你在这个时节播下希望的种子,秋天里我们方能收获金色的喜悦。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当人们播下真诚与关爱,方能收获友谊,播下努力与认真,方能收获知识,播下坚持与梦想,方能收获美丽的人生!想象中的雨,总是和江南的女子联系在一起,那是在诗人戴望舒的“雨巷”里才能联想出的意境。“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在诗中,人们读到了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子,读到了雨中撑起的古朴的油纸伞,读到了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江南女子,在细若琴弦的雨中渐近渐远。此时让人不禁领悟到,这温和的江南梅雨时节的雨丝已成了心头的揉弦,大地也因为这份濡湿而温润而变得鲜活起来。 我喜欢在这雨季里漫步,用肌肤感受雨丝带来的清爽,感受着雨丝涤荡后的清新的空气,淋漓着这个时节的舒适之情,欲伸手触摸它却静静地回我以水的无形,和渐移的脚步一起阅读着“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景!梅雨季节给人们带来的不完全是清新与凉爽,也会产生几许闲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是贺铸的词所描述的。 每当此时,梅雨纷飞,犹如在天地间织出的一张水网,天空被这漫无边际又无形的迷雾所笼罩,密得让人找不着北,透不过气,一切都是阴湿的,看不清远方,也会给人几分无端的悲哀和腻烦,无法排解,给人以渺茫与空灵感,像一个久别而回的游子将满腹的乡愁缠绵而倾出,有一种说不出的伤心滋味。江南的梅雨季,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呈现出一派如梦如幻、如歌如吟的朦胧与空灵,也许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江南人多愁善感、柔情含蓄的性格。无论轻柔和激昂,沉闷的夏天,确实因着这雨季,变得生动和多情了起来。当然,人们对梅雨也会掺杂了褒贬喜怨的复杂情感。进入梅雨季节后,人们天天都浸透在雨雾里,一会儿阴雨绵绵,一会儿倾盆大雨,时常让人们淋湿了衣衫,浸透了鞋袜,同时也会轻虐进人们的心情,或许于是有了些许埋怨。那闷热潮湿的感觉,出行不便的糟糕心情,都会令人把江南的梅雨天与北方的沙尘暴天联系在了一起。 这恼人的梅雨导致的衣物无处凉干之苦,着实让家中的主人们恼人、闹心,也坏了一天的心情,于是,也有人讨厌这江南的梅雨。其实,面对梅雨大家换一个角度去审视、去感悟,或许会领悟其中蕴含的别样韵味。“雨细梅黄,去年双燕还归。多少繁红,尽随蝶舞莺飞”,古人对梅雨天心态尚且如此,我们何不也洒脱一些,别让这梅雨败了心情。是啊,既然苍天赋予我们每年一季的梅雨,总是如期而至无法更改,那就让我们用淡然的心境去面对这份潮湿和压抑,用明朗的心情去感受那份湿漉漉的恬静。梅雨时节的浓浓淡淡,如雾如烟的诗情画意,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是该用这淡然去收获别样的风景。夏情于纤陌交错的田间秧苗间萌萌而生,绿色呈现在雨中格外娇艳,白兰花、丁香、茉莉、紫罗兰在葱绿中娇艳争宠。梅雨时节的雨时停时下,依然像动听的歌,慢慢地咛唱着,甘甜的雨露滋润着大地,也沁入我的心田。 一直以来,我是喜欢雨天的,喜欢大雨涤荡后大地的豪爽,也喜欢小雨淅淅沥沥的细腻,滴滴答答的雨点总能荡起我心中的涟漪,一直传递到指尖,敲击键盘,化作文字,与朋友分享我梅雨时节的心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zz/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