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植根于农业、依托于科技、壮大于工业的方便食品行业,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产业基础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有力支点。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方便食品行业在后疫情时代巩固科技创新成果的关键之年。为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积极迎接我国方便食品行业在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在各界的热切期待和共同努力下,中国方便食品行业的盛会如约而至。11月30日-12月1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以线上方式举办。本届大会围绕“压力、定力与活力”的主题,邀请来自业内的院士专家及行业企业代表,从科技与产业的角度,用敏锐的洞察力深入剖析行业发展中的得与失,探寻我国方便食品行业如何纾解压力,持续把握定力,永葆创新活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以及来自食品产业界和科技界的代表参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主持。
多部门聚合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20多年的砥砺前行中,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业界已形成了持续影响力,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行业创新开放的新引擎,企业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大会从多角度剖析与总结我国方便食品行业在后疫情时代行业的创新及发展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表示,方便食品作为食品产业的重要板块,以方便、美味、安全等优势,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这与行业长期坚持务实创新、注重夯实科技基础密不可分。面对新形势下的发展目标和消费需求,方便食品行业一是要持续深入贯彻“三品”战略行动,不断丰富花色品种,提升产品品质,扩大品牌影响力,全面提高发展水平和供应能力。二是要持续加强粮食加工技术和设备研发的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快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与转化,延伸产业链条。三是要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行业要认真落实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装备自动化水平。同时不断升级环保装备,建设绿色工厂、绿色车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宫国强在致辞中表示,方便食品作为中华传统美食的载体,应努力创新,落实“大食物观”,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一是要拓展食品来源,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食物供给的品类。二是要创新工艺技术。除了在传统领域进行科技创新,也要在植物基食品、预制菜等领域取得竞争优势。三是要丰富健康内涵。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结构,既要运用功能食品和原料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又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减盐不减咸、减油不减香,减糖不减鲜。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zz/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