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新能源频道原创]业内众所周知,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迎来自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进入年,这种不太乐观的趋势仍未止跌,其中原因众说纷纭。比眼前的不乐观更令人担忧的是未来的不确定。合资股比逐步放开、允许外商在华独资建厂等一系列开放政策,给外资车企提供更好机遇的同时,也给自家车企带来了更多压力。措手不及的改变与未来趋势的未知,让不少车企陷入慌乱——继续深耕低端,还是拔高一下向高端转型?当下,该如何基于原有品牌的调性,对产品作出调整,才能适应新的时代?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汽车市场变化下,车企的众生相,以及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找准产品的策略,爱卡汽车近日对话了So.Car汽车数据工场创始人、CEO张晓亮。作为专注汽车行业咨询工作15年的“观察者”,张晓亮从购车轮次变化、品牌层级等多方面,谈及了他对今天车市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贴身肉搏竞争下,比拼“性价比”已经OUT了!与张晓亮的对话以一条朋友圈为开场。5月20日早上,他在其朋友圈这样写道:今后车企95%以上的销量将是红海市场贴身肉搏中拼杀出来的。越是这样,产品战略越不能盯着眼前那几个竞品去盘算性价比。对此,他向笔者解释称,从十几年前汽车市场大面积空白,到现在有上千种车型可选,车企也由产品规模增长期进入到空白市场的逐渐饱和期。“这就意味着,下一阶段市场肯定会进入到贴身肉搏的竞争状态。”张晓亮认为,“要想在这种状态下生存下去,就需要学会贴身肉搏的作战方式。”在他看来,车企的作战主力应该由销售端转移到产品端,由“性价比”转移到“产品定位”上来。他说,“销售端可以通过性价比来吸引用户,但产品端就不能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pxzflzy/1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