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上海保险交易所主办,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提供学术支持的首届中国保险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
“人民健康是民族和国家昌盛的重要标志”,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此次大会特别开设企业健康管理与大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分论坛。现场,学术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积极交流,共同探讨健康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以及重大慢病健康管理、企业健康管理、生育健康管理等相关话题。
聚焦健康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
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在医疗消费水平日益上涨和人口老龄化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尽快补齐短板、优化结构、完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协调互补、相互支撑、运行高效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满足国民多元医疗保障需求的内在要求。
李晓林
分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率先通过视频形式带来主题演讲,分享了自己关于健康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的有关认识。他认为,商业保险有强大的智能,其在商业健康保险方面的体现也是非常的丰富,具有医疗健康保障职能、健康治理职能和医疗健康资源配置职能。而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现实背景,深入剖析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可以发现,商业健康保险既是不可替代的,也可以在服务于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总体目标中不断发展壮大。
专家齐聚多维度探讨健康管理
近年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产品种类日渐丰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健康管理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保险服务的新支点,各大险企也正在加速推动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分论坛上,著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健康管理专家、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武留信,平安健康险总经理助理郭实,医院呼吸科主任、美国梅奥医疗中心助理教授李光熙便围绕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展开了各自的主题演讲。
曾光
著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探讨了我们该如何加强健康和公共卫生工作,为政府建设公共卫生系统提出新思路,并向大家呼吁:“希望以此次会议为起点,能有更多专家来共同思考新时期健康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共同做好中华民族的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
武留信
健康管理专家、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武留信聚焦重大慢病健康管理与商保发展新机遇。据他表示,重大慢病健康管理正受到党和国家空前重视,商保健康管理协同发展获新机。同时,他还通过国内外询证研究与实践证明:实施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是有效防控慢病的关键举措及有效途径。
郭实
平安健康险总经理助理郭实提出,平安健康险致力以企业健康指数为起点,系统性、完整性给到企业一个全面的健康评估的量化分析,为企业打造“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从健康评估到健康账户,再到健康“处方”以及健康权益,科学系统地帮助企业结合员工整体医疗需求,进一步提升员工健康和生产力,最终实现整个企业健康管理的全周期闭环,实现多方的共享价值。
李光熙
医院呼吸科主任、美国梅奥医疗中心助理教授李光熙从慢健康管理出发,介绍了慢病的根源、控制到中医理论指导下医体结合慢病管理模式等等,讲述传统与现代医疗危机的解决之路。
《企业健康指数白皮书》发布为中国企业量身打造评估体系
越来越多的企业健康研究表明,主动管理员工的身心健康能为企业带来诸多益处,如降低缺勤、提升员工工作的投入度和产能产出,以及减少人员流失等。然而,中国对员工健康与产能之间关系的了解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医疗健康需求,以便企业可以更好地干预和改善员工健康,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平安健康险自主研发推出“企业健康指数”,为中国企业量身打造系统化、科学性的评估体系。
武留信、郭实、黄钢共同发布《企业健康指数白皮书》
不仅如此,平安健康险还联合中国银行保险报共同推出了《企业健康指数白皮书》。分论坛现场,由DiscoveryLimited副总经理宫芃汝担任发布人,就《企业健康指数白皮书》进行了一番阐述。据介绍,《企业健康指数白皮书》是研究中国员工健康的起点,“我们正处于中国企业健康旅程的最开始阶段。企业健康指数是平安健康险长期的研发投资,旨在支持企业更了解员工的健康风险以及健康需求,我们邀请各方参与并反馈,以便我们继续学习、研发和迭代产品。”
健康险转型挑战实现“保险+健康管理”双促进
近几年,各种险种在渠道和运营方面,都面临着空前的转型挑战,国内险企也开始做出一些全新的尝试。而在种种尝试中,健康险领域“保险+健康管理”的转型和投入引发了众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yw/1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