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组合产品介绍| 组合产品发展| 组合产品优势| 组合产品市场| 组合产品前景| 组合产品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组合产品 >> 组合产品优势 >> 正文 >> 正文

首个高校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葛均波挂帅

来源:组合产品 时间:2023-3-31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12月16日,上海理工大学举行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成立大会。成立仪式上,海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刘建民受聘为学院荣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受聘为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首席科学家。

01

专家团队铺路,有望突破“卡脖子”问题

据悉,此次上海理工大学联合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东方脑血管创新俱乐部,依托心血管领域葛均波院士团队和脑血管领域刘建民教授团队成立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旨在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着力培育泛血管领域的高质量医工交叉项目,形成研究生教育改革“特区”,构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医工交叉创新新格局。

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讲话

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在致辞中谈道,创新学院成立活动是抢抓泛血管疾病相关领域新赛道、助力提升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水平和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希望三方通过务实合作,为国家和上海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出更多的“跨界”创新人才,以产学研用全链条发展模式推动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医疗技术领域的实际产品。

葛均波院士致辞

葛均波院士在致辞中分享了其联合行业内知名心血管专家共同成立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的经历和经验。

他表示,经过7年的发展,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的理念也从“Fromthedoctors,Bythedoctors,Forthedoctors(医学的创新,医生是源头,是执行者,是受益人)”升级到“Fromthedoctors,Bytheengineers,Forthepatients(医学的创新,医生是源头,工程师是骨干,最终为了造福患者)”,而这也与上理工打造医工交叉创新体系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期待创新学院能凝聚更多热爱创新、勇于创新的青年才俊,不断探索泛血管创新孵化体系及路径,推动中国泛血管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刘建民教授致辞

此外,刘建民教授分享了其牵头成立东方脑血管创新俱乐部的经历,并指出,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将不断推动“校企医监研”紧密结合,突破高端医疗设备研发中的卡脖子问题,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支撑,通过科技创新为人民谋健康。

刘建民(右二)受聘为学院荣誉院长

葛均波(右三)受聘为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

在随后举行的东方泛血管及医疗器械创新论坛上,葛均波、丁晓东以及国家药监局原国合司司长毛振宾,分别以“泛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发展方向”“构建医工交叉创新的新格局探索卓越医工创新研究的新路径”“新时代医疗器械监管科学创新发展的一些思考”为题做主旨报告,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建设、技术成果转化等方向,共同就泛血管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致辞

面向未来,丁晓东表示,希望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系统布局,打造“零距离”“冒热气”“永动机”式的创新综合体:医生、教授、企业家能够“零距离”沟通交流,在国家战略的必争领域、在医院临床一线和企业的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协同开展科技创新,探索卓越工程师创新培养新路径,引领各方合作持续“冒热气”;借鉴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探索理事会会员制等模式,建立校企医等多方“永动机式”的长效合作机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格局,把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打造成面向生物医药产业的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

02

行业里的领军人,曾创造多个全国首例

长时间以来与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团队、海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刘建民教授团队以及医院血管外科符伟国教授团队达成医工融合战略合作,通过医工结合的模式,共同围绕血管介入手术场景开展深度的临床研发资源整合,找到临床真正的痛点,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

葛均波院士

泛血管医学

葛均波院士一直在心内科领域深耕,致力于推动中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和推广价值医疗理念。40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获得突破,推动中国心血管疾病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创造了多个心脏病诊治上的“全国首例”和“上海第一”:

年,葛均波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心肌桥特异性超声影像学诊断指标“半月现象”和“指尖现象”;

年,在葛均波的积极推动下,医院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在心外科、心内科等多科室的协作下大获成功;

年,作为首位中国国内学者在美国TCT会议上首创“逆行钢丝对吻技术”;同年领衔研制出“新型可降解涂层冠脉药物洗脱支架”;

年,成功实施中国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经皮二尖瓣修复术及经皮肺动脉成形术;

年,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泛血管医学”理念,从源头上预防血管性疾病的发生;

年,葛均波院士牵头发表了《泛血管病防治科学声明》,声明建议改变当今以“以疾病为中心”和“以临床事件为中心”的防治模式,泛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管理理念。

泛血管疾病的全程管理

葛均波院士曾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泛血管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基于多学科整合的概念。经过多年的发展,泛血管医学已经从理论转向临床实践。目前有必要建立一个综合管理模式,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需求推动医疗器械创新迅猛发展。尤其是近两年,国内医疗器械创新活跃,心血管领域尤为突出,国产器械占比加大。

年9月1日至年8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68项医疗器械进入创新医疗器械审评通道,其中31项为心血管类产品,占比达45.6%,说明心血管领域的创新在我国医疗器械创新领域占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原创产品有58项,占比85.3%。

葛院士表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心血管器械审批方面的速度持续加快,获批创新医疗器械占比显著增加,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目前在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的产业化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此外,年9月1日至年8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获得心血管领域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项国产产品中,介入类产品90项,成像类产品4项,血流测量系统3项,开放手术类产品有2项,有源手术类产品1项,AI软件1项。由此可见,介入类产品的创新占比较高,葛院士也期待未来的创新方向能够更为多元化。

葛院士表示,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器械创新,都离不开国家政策、心血管医生以及企业的多方支持与共同努力,“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刘建民教授

东方心脏病学会议

刘建民教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及癫痫外科治疗研究工作。先后提出微导管双弯塑形、篮外填塞、横向成蓝、分部填塞、双侧置管栓塞前交通动脉瘤等技术,使脑动脉瘤致密栓塞率明显提高。并首创了颅内动脉分叉部支架植入术、颅内支架侧孔成形术、重叠双支架植入术、微导丝辅助成形技术等6项新技术,在国内外首先提出脑动脉瘤瘤颈治愈的观念。

自年东方会创立以来出,刘建民教授以神经介入治疗为核心,发表论文余篇,SCI收录篇。推动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栓塞治疗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流再通等微创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以“长海模式”为代表的卒中治疗理念已在我国广泛推广普及,卒中救治效率已经大大提升,神经介入在国际上拥有中国声音。

最初,刘建民在上海组织了23名医生,成立了“神经介入沙龙”,并要求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出了并发症的病例、死亡的失败病例拿出来讨论,在专家们都推诿的时刻,刘建民率先整理出12个出现了并发症的病例,讲了一节课。

“从错误中学习是最快的一个方式。我们教育孩子,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错题本。每个错题都要抄下改正再做,还错就再来一遍。作为医生,则更需要这样一种方式,因为我们错误的代价太大了,每一个错误的代价都可能是以病人的死亡为代价,如果我们可以让其它医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多大的功德?”刘建民教授说。

上海神经介入在全国起步相对较晚,但在刘建民教授的带领下,通过5年的交流、学习,迅速得到了提升,医院脑血管病介入医生的均质化水平也是最好的之一。

03

中国血管医疗械企正在飞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趋势增长,社会压力不断增加以及先天性疾病的存在,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中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万人。

随着智能科技和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学科间的交互渗透,使得介入机器人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现实。近几年,国内血管介入机器人的临床进展非常迅速:

博动医疗

博动医疗年创立,提供赋能泛血管介入手术数字化决策的综合精准诊疗解决方案,其前称为博动医学影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年11月更名为“上海博动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主要提供赋能泛血管介入手术数字化决策的综合精准诊疗解决方案,包括冠状动脉疾病(CAD)、脑血管疾病(CVD)、结构性心脏病(SHD)和外周动脉疾病(PAD)系列诊断产品。

据悉,博动医疗是世界上首家且目前唯一一家获得批准将基于所有主要冠脉介入评估手段,即冠脉造影CAG、血管内超声IVUS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以及无创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测的影像和生理学产品商业化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微创心脉医疗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脉医疗”)是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于年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注册成立。该司秉承“一个属于患者的品牌”的理念,心脉医疗始终以“为治疗血液循环疾病提供可及性真善美全医疗方案”为使命,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全球领先新兴高科技医疗集团。

心脉医疗专注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下设3家子公司分别为蓝脉医疗(主营外周静脉业务)、鸿脉医疗(主营外周动脉业务)和拓脉医疗(主营肿瘤介入业务)。

该司目前拥有已上市产品13款,主要包括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术中支架、药物球囊扩张导管以及外周血管支架、球囊扩张导管等产品,其中5款产品获CE认证,已上市及在研产品中有6款获批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乐普心泰医疗

成立于年的心泰医疗,分拆自医疗器械板块的龙头玩家——乐普医疗。并于今年11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其母公司乐普医疗的第三块资本市场拼图。

作为目前最大的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产品和相关手术配套产品制造商之一,心泰医疗承自乐普医疗心血管疾病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一直进行着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

此外,心泰医疗是先心介入领域的隐形冠军,心泰医疗研发了国产首个室缺封堵器MemoSorb?,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多年在先心介入封堵领域市场份额第一。同时已经布局5款原研可降解产品。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拥有全面的产品组合,20款已上市封堵器产品、9款封堵器在研产品以及21款主要心脏瓣膜在研产品,是一家先天性心脏病(结构性心脏病的主要应用领域)介入医疗器械企业。

唯迈医疗

唯迈医疗创立于年,作为高端国产医疗设备代表,深耕心血管疾病微创介入治疗领域多年,专注于介入诊疗设备及解决方案的提供,拥有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移动血管造影机(中C)、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小C)、介入机器人等多条介入产品线,在“新国货”理念浪潮下,赋能中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发展。

唯迈医疗作为少数几家专注于心血管疾病介入领域的企业,于年开始进行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动物实验,并于医院完成全国首例PCI手术,这意味着完全国产、自主研发的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很快会在临床应用普及,大幅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微创介入诊疗水平。

唯迈医疗ETcath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目前,唯迈医疗的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全球27医院,并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再加上其售价和维护费用远远低于国外同类品牌产品,具有非常显著的竞争优势,最终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

此次,上海理工大学与医学专家团队的联手加快了泛血管领域医疗器械创新。未来,我们期待创新学院能凝聚更多热爱创新、勇于创新的青年才俊,不断探索泛血管创新孵化体系及路径,推动中国泛血管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yw/10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首届中国保险大会分论坛多维度探讨企业健康
  • 下一篇文章: 食品保质期标签打印贴标的六种方法
  • 最新文章
    1. 食品保质期标签打印贴标的六种方
    2. 首个高校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葛均
    3. 首届中国保险大会分论坛多维度探
    4. 高通推出领先物联网解决方案组合
    5. 高通安蒙CES分享站在2020新起点高
    6. 高达7900万美元奥林巴斯收购初创
    7. 麦肯锡波士顿等26个顶尖战略咨询
    8. 鸟山明在龙珠中设计的30对组合形
    9. 办案指南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类案办
    10. 券商资管最新排名出炉,中信证券规
    今日推荐
    1. 惠美花境年08月温江区基地销售列
    2. 得了宫颈炎可以同房吗
    3. 展示花园以深圳花展案例,解析
    4. 她经历2次手术,住院36天,才死里逃
    5. 女性患上宫颈炎,丈夫是不是也要检
    6. 夏日总ldquo动rdquo员
    热点关注
    1. 惠美花境年08月温江区基地销售列
    2. 得了宫颈炎可以同房吗
    3. 展示花园以深圳花展案例,解析
    4. 她经历2次手术,住院36天,才死里逃
    5. 女性患上宫颈炎,丈夫是不是也要检
    6. 夏日总ldquo动rdquo员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