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原标题:全国首个侵犯剧本杀著作权案告破,热门新业态如何守住版权“护城河”?
12月21日,上海警方通报侦破全国首例侵犯剧本杀著作权案。案件中,相关部门发现,一款官方发行价在元左右的普通盒装本,某网店以50元左右的价格对外销售。从这些网店入手,专案组循线挖出了一条源头位于浙江某地的侵权犯罪产业链。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著作权侵权正加速渗入盲盒、小程序等新业态中。对此,多位专家分析表示,由于新领域发展较快,侵权获利较高,因此在新领域特别是热门新业态的侵权行为高频发生,建议著作权人依照法律的规定,及时进行著作权登记。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平台等网站平台,也应严格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
“1:1复刻”售价仅1/10
据通报,警方经过侦查锁定了10余家低价销售剧本杀盒装剧本的网络店铺,并查明其所销售的剧本产品均系盗版。从这些售假网店入手,专案组循线挖出了一条源头位于浙江某地,以苏某、林某为首,集印刷、包装、仓储、销售等多个环节的侵权犯罪产业链。
9月21日,上海警方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捣毁以苏某、林某为首的复制发行盗版剧本犯罪团伙,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查获盗版剧本杀盒装剧本体积达立方米,总重超百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较大规模的侵权案件始于一个似乎常见但却不易被注意到的细节。据悉,案件始于今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通过网络巡查发现,电商平台上出现了一些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剧本杀游戏剧本作品。例如,一款官方发行价在元左右的普通盒装本,某网店打着“1:1复刻”的宣传标语,以50元左右的价格对外销售。
“事实上,‘1:1复刻’明显指向著作权侵权。”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主任李洪江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同时,低价销售也指向卖方对于研发费用以及版权费用的节省。权利人为研发新的产品,往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侵权人直接‘照抄’,且并未支付任何版权费用,仅需要简单复制即可出售,因此可以低价出售。”
侵权“青睐”新业态
新业态大热,著作权侵权问题也频频发生,小程序、盲盒等领域也未能幸免。在盲盒方面,年10月,重庆市两江新区法院就全国首例涉盲盒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作出判决。案件中,被告销售的“盲箱超级豪华组合”商品外包装与原告申请著作权登记的作品极其相似。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承担停止销售侵权产品、销毁侵权产品包装盒和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而在小程序方面,据福建日报12月5日消息,福州鼓楼法院近日审结全国首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yw/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