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投资有道
申联生物医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申联生物)是一家主营猪用疫苗的拟上市公司,公司号称是国内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市场的龙头,年在猪用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市场占有率高达62%,行业龙头地位显著。
其中早在去年,申联生物就已经谋求在A股主板上市,可惜“时运不济”,最终“折戟”发审会。今年四月,公司转战科创板,开始了新的上市之路。我们深入研究公司的招股书发现,公司的合成肽疫苗技术还是不错的,国内涉及这个领域的公司不多,未来前景可期。但公司的技术独立性和业务独立性都有所欠缺,若想成功上市,公司最好还是要在这两方面多些“修饰”。
技术还是先进的,但成本也不低
我们深入研究公司招股书发现,公司主营产品猪用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相较于传统口蹄疫灭活疫苗确实拥有诸多优势,且公司制备该合成肽疫苗的技术相比同行业也较为先进,含科量较高。但由于该种疫苗制造成本较高,导致其售价明显高于传统的灭活疫苗,因此市场接纳程度还不是很高。但如果未来可以降低该种疫苗的成本,使其销售单价与目前主流的灭活疫苗相当,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
据招股书披露以及相关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主营的口蹄疫合成肽疫苗,药效方面,因含有精准筛选的有效表位,因此对流行毒株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且没有任何生物安全隐患,发生免疫副作用的概率较小,但因对特定抗原的强针对性,也使得该种疫苗对于变异病毒或者新发病毒的免疫能力较弱。与之相比,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对特定抗原的针对性较弱,对于任意病毒都具有广谱性,这也导致了灭活疫苗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以及较高概率的副作用。
从两种疫苗的药效以及副作用来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在安全性与针对性上更胜一筹,口蹄疫灭活疫苗虽具有一定的广谱性,但存在生物安全隐患的弊端也制约了其发展的空间。然而目前公司主营的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市场规模还远不及灭活疫苗,原因在于合成肽疫苗的销售价格较高。据披露,目前市面上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单价约为0.3元/毫克至0.5元/毫克,而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销售单价约为0.65元/毫克至1元/毫克,是前者的两倍多,O/A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因可以防范两种口蹄疫情,因此售价更高。远高于灭活疫苗的销售单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合成肽疫苗的发展,但公司表示随着成本下降,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旧技术依赖创始股东,新技术依赖兰研所
尽管公司技术是先进的,但公司不少产品所依托的专利是来源于创始股东UBI,且公司目前主营产品合成肽疫苗的技术也似乎离不开合作研发伙伴兰研所。如此看来,公司想要成功上市,最好先解释清楚专利技术独立性的问题。
据披露,年,UBI以美元现汇以及设备出资成立了公司前身申联有限,年合并华新牧业后引入了华新牧业的股东,但UBI依然持股超过七成,是公司的实控人。此后,华新牧业原股东通过年、年两次1美元/出资额的增资,逐步稀释UBI的股权,华新牧业原股东杨玉芳也凭借36.64%的持股一跃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年UBI以经营各方无法合作共事为由申请解散公司,同时以申联生物管理层侵犯UBI商业机密为由上诉申联生物不正当竞争。当时,申联生物所有的专利技术都是由UBI提供许可,年UBI请求解除上述许可,并要求申联生物向其支付专利使用费。
UBI与申联生物的纠纷诉讼一打就是七年。直至年双方和解,申联生物与UBI签署了《关于“猪合成肽口蹄疫疫苗”及其延伸技术的技术费协议》,协议约定,UBI将“猪合成肽口蹄疫疫苗”领域专利及延伸技术专利给予申联生物在中国境内的永久独家使用权,申联生物年至年每年向UBI支付万元的技术服务费。
至此,公司与UBI的纠纷也算是告一段落。但回头来看,公司当时的核心专利就是从UBI得来的,且仅是获得了使用权,而未获得所有权。后面公司所研发的产品以及相关专利也都是在上述专利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否还会存在潜在纠纷,以及是否对UBI的原技术尚存依赖,恐怕公司还需要解释清楚。
接着年,公司研发出了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公司表示此技术均未使用UBI的相关专利,因此具有独立完整的口蹄疫合成知识产权。看似已经摆脱了对UBI的依赖。然而在招股书中,我们发现公司该项专利的所有权并不仅仅属于公司一家,而是与兰研所共同持有。难道说公司规避了对UBI的依赖,转向对兰研所有技术依赖了?
据招股书披露,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简称:兰研所)作为目前国家指定的唯一口蹄疫参考实验室,负责口蹄疫流行病学鉴定、病毒采集、病毒分离、鉴定以及毒株的保藏等工作。公司口蹄疫疫苗研发采取与兰研所合作研发模式,公司与兰研所合作研发成功口蹄疫疫苗新产品后,独立开展疫苗生产及疫苗销售。
如此看来,公司所谓的独立完整的知识产权,在研发阶段依然采取了与兰研所合作的方式,且知识产权由公司与兰研所共同持有,独立性恐怕需要打个问号。
与竞争对手共享兽药证书
除了专利技术的独立性欠佳外,公司目前所拥有的新兽药注册证书竟然也是与诸多企业共同拥有的,其中不乏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恐怕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
据招股书披露,公司目前共取得5个新兽药注册证书,分别为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合成肽疫苗、禽流感病毒H7亚型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
首先第一个新兽药注册证书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是由申联生物与中牧股份共同取得的。据披露,申联生物向中牧股份转让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配方技术及生产技术,中牧股份在申联生物技术指导下,完成该疫苗的动物试验、产品生产的中间试验、区域试验,并共同申报新兽药证书。此外,该新兽药背后的专利其实并不是公司自己的,而是上述提到的UBI授权使用的。中牧股份还向申联生物支付了技术转让费用2,万元,申联生物则按照0.9美元/毫克向中牧股份提供口蹄疫合成肽抗原。值得一提的是,中牧股份也是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共享新兽药证书还提供原材料,不得不说申联生物的心也真是“大”。
第二个新兽药注册证书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是公司报告期内的主营产品,所有人为申联生物、兰研所、中农威特、永继生物四家企业。其中,中农威特、永继生物为公司行业竞争对手。据披露,该新兽药的技术产权归公司与兰研所共同持有,而该新兽药的注册证书为四家企业共同拥有。兰研所在研发过程中负责筛选抗原基因及相应的技术资料、负责实验室产品的效力等检验工作,而申联生物负责利用口蹄疫抗原合成技术、抗原纯化技术制备疫苗。如此看来,整个技术的研发似乎与中农威特、永继生物并没有关系,最后为何与之共享兽药证书,还需公司解释。
第三个新兽药注册证书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也是公司的募投项目。该新兽药证书由申联生物、兰研所、中农威特、金宇保灵四家公司共同拥有。据招股书披露,中农威特、金宇保灵是公司的竞争对手。申联生物主要技术为合成肽疫苗,并没有涉及去活疫苗,也没有相关专利,怎么就突然取得了去活疫苗的证书,同时还打算募投生产呢?据披露,在该新兽药技术的研发中,兰研所负责上游疫苗种毒筛选和构建,提供口蹄疫A型毒株;金宇保灵提供口蹄疫悬浮培养技术、抗原纯化技术,组织中试产品制造、检验、开展临床试验,产业化生产工艺演技等。而中农威特与申联生物则协助完成疫苗实验室产品安全、效力等检验工作。换句话说,公司技术能力没有涵盖这一专利的全部核心。此外据披露,申联生物按照该产品销售收入的10%支付给兰研所,时限5年。可见,公司该项兽药也缺乏经营以及技术的独立性。
第四款新兽药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合成肽疫苗以及第五款新兽药禽流感病毒H7亚型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的注册证书也同样是与其他企业共同拥有的。其中,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合成肽疫苗是与兰研所、中农威特共同拥有,该兽药也是公司年与兰研所共同研发的药物。药禽流感病毒H7亚型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是与森康生物、中国疫控中心共同拥有,然而该试剂盒并不是公司现有的产品,也未存在于公司的募投项目或者在研产品中。
如此看来,公司目前所持有的所有新兽药注册证书,都是与其他企业共同持有,甚至还包括一些行业竞争对手。经营独立性存在问题的同时,恐怕还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公司想要成功上市,最好还是要先解决一下上述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yw/9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