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据WHO统计,年以来,世界肥胖人数已增长近三倍,当前全球肥胖人群达到6.5亿,到年可能达到11.2亿。肥胖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因素升高,如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和中风)、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特别是骨关节炎,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
数量为王,但质量也很重要
当下,减肥药物市场以GLP-1类疗法占领导地位,一年内减重20%~25%的效果,并还在不断刷新减重天花板。然而,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在使用诺和诺德的GLP-1疗法semaglutide)上减掉的体重中,高达40%的体重减少被认为是肌肉损失,而肌肉流失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风险。
那么在减重的质量、疗效持续性等方面,是否还有提升空间?这也是减重药研发赛道迟早要直面的一个命题。
而ActRII通道相关的药物被认为有望突破现有靶点的短板。ActRII是在脂肪和肌肉细胞中都表达的激活素(Activin)受体,该信号通路的活化会导致脂肪累积和肌肉萎缩。因此,靶向此通路的抑制剂有望在驱动脂肪减少的同时,增加身体的肌肉组成。从该机制来看,ActRII疗法可被寄予下一代“种子选手”的希望。
走进ActRII靶点
激活素Ⅱ型受体(ActivintypeⅡReceptor,即ActRⅡ)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家族的成员,是包括活化素A(ActivinA)和活化素B(ActivinB)及BMP7、BMP9、BMP10、GDF1、GDF8(myostatin)、GDF11和Nodal在内的其他TGF-β家族成员的II型受体。
ActRⅡ存在于脂肪和肌肉细胞中。在脂肪细胞中,激活素通过ActRⅡ进行脂质存储,这是肥胖的重要驱动因素,阻断该信号通路,则可促进脂肪代谢;在肌肉细胞中,ActRⅡ受体传导的信号通路能够抑制肌肉生长并导致其萎缩,阻断骨骼肌中的激活素信号可以抑制这种萎缩,并可以促进肌肉质量的增加,帮助肥胖患者在减肥的同时改善身体成分和代谢。
ActRII受体传导信号的活化会导致肌肉萎缩和脂肪组织中脂肪的累积,因此靶向此通路有望在驱动脂肪流失的同时,增加患者身体的肌肉组成,能够发挥双重作用,解决了GLP-1的痛点问题。
吉满生物推出ActRII稳定过表达细胞系/报告基因检测细胞系/抗体/蛋白相关产品和服务(详细数据见文末),充分满足药物研发需求,助力药物临床申报。
ActRII在研格局
目前从全球来看,ActRII靶点的竞争格局十分良好,处于临床阶段(active)的药物共有6款,但适应症以血液病、肺动脉高压、癌症为主,以融合蛋白和抗体为主。其中已有两款药物上市,为BMS/默沙东的ActRIIB-Fc融合蛋白药物Luspatercept(治疗地中海贫血)和默沙东开发的ActRIIA-Fc融合蛋白药物Sotatercept(治疗肺动脉高压)。
可见,ActRII靶点已经在两大适应症得以验证成药性,而目前基于其错综复杂的作用机制,仍在继续拓宽适应症范围,其中最有前景的方向便是降脂增肌,这也使得部分在研药物的研发方向开始转变。
而礼来的Bimagrumab和来凯医药的LAE两款ActRII抗体已率先进入以肥胖为适应症的临床研究。
礼来重金收购Bimagrumab
全球首款进入临床研究的ActRII单抗bimagrumab,最早是诺华制药开发治疗病理性肌肉丧失和无力的药物,但最终在临床试验阶段被砍掉,随后授权给VersanisBio公司。
年7月,礼来以19.25亿美金收购了Versanis公司,将其ActRIIA/B单抗Bimagrumab纳入囊中。而Bimagrumab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只减脂肪、不减肌肉。
图1.Bimagrumab作用机制
来源:Versanis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yawz.com/zflzy/11144.html